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59章 诸葛亮再定计,得让袁绍主动赠送兵马
之福啊!然而计略一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张主簿今后可得多读书。”

    张飞听了夸赞,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俺会记得的!”

    众人皆笑。

    随后。

    庞统又与诸葛亮彼此交换了情报,共议诸事。

    “涿郡冬冷夏热,而士民长途跋涉,水土难服,亮有意先入平原,士元以为如何?”

    幽州苦寒,常有兵士冻死。

    夏季暑热,又致士卒疾疫。

    兵卒精壮尚且受不了苦寒和暑热,更遑论长途跋涉的士民了。

    现在是三月初。

    自朱虚到涿郡,至少得四个月。

    抵达涿郡的时候又正处于夏末秋初(农历),暑热未消,稍有不慎,士民中体弱者就会因水土不服而染上疾疫。

    这数万士民因敬慕刘备而跟着刘备北上,倘若因疾疫而亡,对刘备的仁义和名望都将会是个重大打击。

    而自朱虚到平原,月余就能抵达。

    抵达平原的时间刚好在四月孟夏,还能赶上种植大豆,缓解粮食压力。

    同时让数万士民在平原适应黄河以北的水土气候,今后迁徙入涿郡时,可以缓解士民对水土的不服。

    后世有人造谣诸葛亮穷兵黩武令蜀汉士民生活艰苦,但实际上蜀汉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实为乱世中的“有限繁荣”的典范。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沔水》篇,更曾载:亮薨,百姓野祭。

    只因诸葛亮深谙民意,会去了解士民的疾苦并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对策,如设置堰官维护都江堰,主持修建九里堤等,才会让百姓自发的在野外祭祀,流传两千年。

    后世更有一区名为武侯区,路为武侯大道,更有规划的修路计划因武侯祠而改道,某站八百余万弹幕为武侯送别。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苛待百姓而被人祭祀两千年!

    “孔明之言,不无道理。”

    庞统亦认同诸葛亮的担忧。

    “左将军曾为平原相,坐镇平原时,五谷丰登,士民敬服,若能再入平原,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入了平原,左将军恐怕无法独善其身,袁绍定会驱使左将军。”

    诸葛亮笑道:“彼虽有计策,但亮亦有对策。左将军有名望而无兵马粮草,袁绍想要驱使左将军,兵马总不能吝啬了。”

    闻言。

    庞统顿知诸葛亮用意。

    不愿士民因长途跋涉、水土不服而染上疾疫,既可为刘备增塑仁义名望,又可趁机让袁绍赠送一部分兵马。

    让刘备自己招募兵马,费时费力。

    让袁绍主动赠送兵马,皆大欢喜。

    曹操能将朱灵及其三营留为己用,刘备亦能!

    庞统不由低笑:“袁绍遇上孔明,可真是不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简介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目录 > 第59章 诸葛亮再定计,得让袁绍主动赠送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