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十一月十五,天朗气清,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暖洋洋的日光照在人身上,从心底生出一股暖意。
萧瑟之气也比前几日少了许多,街头巷尾小贩的叫卖声由远及近传来,一声高过一声。
两辆马车安静的停在孟府外,杨氏与孟怡早已等候多时,却迟迟不见孟顽的身影,孟怡烦躁的扯着手中的绣帕,眼瞧着就要将手帕给扯坏。
“阿娘,孟顽那边不会出了什么岔子罢?”孟怡心中焦躁不安,总觉得今日的事会出现意外。
“你就放宽心,她没那个胆子!”想到平日里孟顽沉默寡言的脾性,杨氏心中很是不屑,从鼻腔中发出一声冷哼。
就凭她那点本事想在自己的手心中翻出风浪,怕是要等到下辈子!“可是,我这心里总静不下来。
”丢掉手中被她扯得歪歪扭扭的绣帕,孟顽依偎进杨氏怀中,可怜兮兮的说道。
“有阿娘在,她那点本事还是不够看的。
”杨氏拍了拍孟怡的背,轻声哄着。
有了杨氏的安慰,孟怡心中的不安削减了不少,可还是赖在杨氏怀中不断撒娇不愿起身。
隔着老远孟顽就瞧见了这一幕,心中酸酸涩涩,瞧着母女二人亲昵的模样,她不免也想起了她的阿娘沈湘君。
只凭借幼时模糊的记忆,孟顽依旧可以笃定她的阿娘是个极温柔的人,若是阿娘还在,她一定不会如同现在一般寄人篱下。
“六娘子!”耳边慈爱温和的嗓音,将孟顽飘飞的思绪拽了回来,她猛地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孟老夫人的陪房宋嬷嬷。
“阿顽,在想什么?”孟老夫人瞧着孟顽沉思的模样也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孙女不过是瞧着今日天气如此的好,定是托了祖母的福!”孟顽压下心中的酸涩,朝老妇人扬起一个甜甜的笑。
孟顽本就生的好,此时嫣然一笑的模样,就连孟老太太这走过半生,阅人无数的人都不得不感慨一句倾国倾城。
“油嘴滑舌!”孟老夫人笑骂了一句,不计较孟顽方才的愣神,被孟顽搀扶着来到了杨氏母女二人面前。
杨氏一瞧老夫人居然来了,心中狠狠一跳。
阿娘怎么来了?孟怡与平阳王世子的事就连孟珈她都不曾透露半分,老夫人应当也是不知情的,今日若是漏了马脚,被老夫人瞧出了端倪怕是不好。
府中上下无人不知孟老夫人最是重规矩,当初杨氏是用了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才嫁进孟府的,老夫人对于她心中本就不喜。
伏低做小一年有余,也换不来孟老夫人的一声夸赞,直到孟怡的出生,杨氏才在老夫人那里得了几分好脸色,这也让往后的十余年杨氏心中都是畏惧孟老夫人的。
按照杨氏的出身本不该如此讨好孟老夫人,可偏她对孟珈一往情深,哪怕他早已娶亲,也铁了心要过来,她依仗着出身夺了旁人的丈夫的事,本就不光彩,在知情者孟老夫人面前更是要矮上三分。
因此她对孟老夫人这个长辈也越发的恭敬,甚至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
“阿娘,您怎么来了?”杨氏上前朝着孟老夫人行了一礼,恭敬的出声询问。
“听阿顽说你与郑夫人今日要去慈济寺上香,老婆子我不请自来,不会给你添麻烦罢?”孟老夫人笑得温和,可看向杨氏的眼中却是不容置疑。
“儿媳怎敢嫌弃,原本是顾忌着您一到冬日便会犯腿疾,怕您老人家不喜外出,这才没去打扰您,不成想阿顽这孩子竟能把您请来。
”杨氏表面上是在解释不曾邀孟老夫人一同上香的原因,实则是在说孟顽不懂事,竟然不顾老夫人的腿疾将人请来。
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便是孟顽不关心老夫人,连老夫人的腿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