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品上市
于内容,且价格虚高,不如‘桃源仙踪’的烧烤体验独特有趣。”
苏晚晴看完系统分析,心中更有数了。
对方虽然联手,推出的产品也只是简单模仿,并未抓住“桃源仙踪”烧烤体验的核心——趣味性、互动性以及那“烟火气中的仙气”。
“他们说我们的仙侠主题是银样镴枪头?”苏晚晴轻笑一声,“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这杆枪里,究竟藏着怎样的锋芒。”
“他们说我们菜品单一,上不得台面?”苏晚晴的目光变得坚定,“那我们就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仙家盛宴’。”
“他们模仿我们的烧烤,说没有技术含量?”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我们就让他们明白,有些东西,他们永远也模仿不来。”
福伯和春桃看着苏晚晴此刻沉静却充满力量的背影,心中的焦虑也渐渐平复下来。
他们相信,自家小姐既然能白手起家,将一个废弃院落打造成如今名动京城的“桃源仙踪”,就一定有办法应对眼前的困境。
她唤来春桃:“去,将我前几日写好的几份帖子,送到城中几位有文名的清流雅士府上,就说‘桃源仙踪’新得了几样有趣的吃食,请他们前来品鉴指教。”
那些老牌酒楼的联合抵制和负面言论,确实在京城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
听说了吗?聚仙楼的掌柜放话了,说那‘桃源仙踪’搞的什么仙侠名堂,不过是些糊弄无知小儿的玩意儿,上不得台面!”街头巷尾,开始有这样的声音流传。
“可不是嘛,还有人说他们那烧烤,烟熏火燎的,哪是斯文人该去的地方?粗鄙不堪!我看啊,这‘桃源仙踪’也就是一时新鲜,长久不了!”另一人立刻附和,语气中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她知道,单纯的反驳是无力的,必须用事实,用更高明的手段,来引导舆论。
几日后,“桃源仙踪”的“观云台”再次宾客盈门,只是这次的客人,与往日略有不同。
来的多是些一身儒衫,气质清雅的文人墨客。
这些人,平日里最是讲究风骨与格调,也最容易受到“奇技淫巧”这类指责的影响。
苏晚晴今日依旧是一身素雅合宜的装扮,亲自招待。
她并未急着为“桃源仙踪”辩解,而是先引着众人游览了一番。
从月亮门的意境,到曲径通幽的巧思,再到“揽月亭”的飞檐斗拱,每一处都暗合着某种诗情画意。
“诸位前辈请看这‘仙客留踪’簿,”苏晚晴将一本册子递给一位老先生,“此乃客人们即兴所作,其中不乏佳句。仙境也好,凡尘也罢,不过是心之所向。晚晴以为,能予人片刻忘忧,能激发些许灵感,便是这‘桃源’存在的意义了。”
老先生翻看着册页上那些清秀或遒劲的字迹,有感怀,有诗作,确实颇有几分雅致意趣,不由得微微颔首。
待众人落座,苏晚晴笑道:“今日请诸位前辈来,一是品茗,二是想请诸位尝尝晚晴琢磨出的几道新菜,也算是我这‘桃源仙踪’对所谓‘粗鄙’之说的一点小小回应。”
她口中的新菜,并非大张旗鼓的烧烤,而是几道极为精致考究的菜品。
第一道,名曰“东坡踏雪”。选用上好五花肉,以秘制酱料慢火煨炖,色泽红亮,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关键在于其摆盘,莹白的米饭堆塑成雪山之形,红烧肉块点缀其间,宛若踏雪寻梅,意境悠远。
第二道,唤作“太白邀月”。乃是一道清蒸鲈鱼,鱼身完整,佐以姜丝、葱段,淋上特调豉油。妙在盘底以墨鱼汁绘出弯月与星空,鲈鱼卧于其上,仿佛李太白醉酒捞月,诗意盎然。
还有一道“寒江独钓羹”,汤色清澈,内有细如发丝的豆腐丝、菌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