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儿,竟敢与内奸勾结!”
他来回踱步,袍角扫过地面,发出
“沙沙”
的声响,眼神中满是杀意。
杨辰心中一沉,暗叫不好。他清楚,在这节骨眼上,孙权出兵无异于火上浇油,让自己的处境更加危险。可他不能坐以待毙,咬了咬牙,高声说道:“明公,这其中必有蹊跷!晚生愿领一支兵马,前往濡须口探查虚实,若有二心,甘愿军法处置!”
他挺直脊背,眼神坚定,试图用这一举动证明自己的忠心。
曹操停下脚步,盯着杨辰,眼神阴晴不定,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半晌,他冷冷开口:“杨辰,某给你三千精兵。若查不出个所以然,就提头来见!还有你们
——”
他转头看向曹洪等人,“若此事与你们有关,休怪某不念亲情!”
杨辰领命出了曹府,夜色已深。寒风呼啸,吹得城楼上的战旗猎猎作响,宛如无数冤魂在哀嚎。他翻身上马,望着远处漆黑的天空,心中满是迷茫。孙权大军究竟为何突然进犯?那所谓的
“内应”
又是谁?曹洪等人是否真的与孙权勾结?而自己,又能否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洗清冤屈?
正思忖间,一名黑影突然从暗处闪出来,递给他一封信,随即消失在夜色中。杨辰借着月光一看,信上只有八个字:“小心荀攸,速离许都。”
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急迫。荀攸?曹操的重要谋士,为何要小心他?这神秘的来信人又是谁?是敌是友?杨辰握紧信纸,只觉这三国的水,越来越深了。且说杨辰带着三千兵马前往濡须口,又会遭遇怎样的危机?那神秘信件背后,又藏着什么惊天秘密?
说到杨辰被诬通敌,,正与曹操及宗亲将领对峙时,孙权大军异动的消息如惊雷炸响。且说这曹操府中的议事厅内,空气仿佛都被煮沸的焦虑蒸腾着。三十六盏牛油灯明明烧得噼啪作响,却照不亮众人脸上的阴霾,只把曹操的影子映在虎皮墙上,张牙舞爪,好似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曹操眉头拧成个
“川”
字,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叩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那节奏乱得就像他此刻的心思。“孙权此时异动,究竟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这‘降书’之事,又是否与孙权有关?而杨辰,到底是忠是奸?”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裹着冰碴子,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众人心里。
杨辰跪在青砖地上,膝盖早已没了知觉,后背却被冷汗浸得发凉。他偷眼望向曹操,只见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翻涌着猜忌的暗潮,仿佛下一秒就要将他生吞活剥。“明公心思如渊,我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可这泼天的脏水,我该如何洗净?”
他心中焦急如焚,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觉不到疼痛。
厅内一片死寂,唯有炭火爆裂的声响。曹洪等人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活像霜打的茄子;荀彧抚着胡须,眼神深邃,不知在盘算什么;郭嘉半倚在席上,摇着羽扇,似笑非笑地看着这场闹剧。突然,夏侯惇按捺不住,粗着嗓子嚷道:“明公!杨辰来历不明,又屡现妖法,这通敌之事,十有八九是真!”
杨辰心中一震,猛地抬头:“将军这话从何说起?晚生自追随明公以来,出谋划策、出生入死,哪一桩不是为了兴复汉室、辅佐明公?若说妖法,不过是些奇门遁甲之术,怎能当作罪证?这就好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声音发颤,却字字铿锵。
曹操突然抬头,眼神锐利如鹰,直直地刺向杨辰:“杨辰,若汝能解此危机,某便信你!若不能……”
他话未说完,却已让杨辰背后寒毛倒竖。那未出口的威胁,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