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七星坛?他瞬间想起历史上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难道说,诸葛亮真的要登场了?那赤壁之战的大火,难道真的无法避免?他望向长江,只见江面上曹军战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冰冷的光。江风呼啸而过,吹得他心头发凉,对未来战局的忧虑更甚。
此刻,曹操在帅帐中大宴群臣,庆功之声不绝于耳。而杨辰却独自站在江边,望着滔滔江水,眉头紧锁。他深知,这看似顺利的荆州之胜,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左慈留下的线索究竟有何深意?他又能否凭借这线索,提前布局,改写赤壁战局?且说曹操在荆州休整完毕,正准备挥师江东之际,突然收到一封密信。信中内容,竟让曹操脸色大变,拍案而起!
说到曹操得荆州,,意气风发要踏平江南。且说荆州水师营地,数十里江面上战船密密麻麻,好似落满江面的黑鸦。老旧的楼船高耸如城,走舸狭长似剑,江水裹挟着泥沙,一下下拍打着船舷,发出
“咚咚”
闷响,混着船工号子声,直往人心里钻。岸边晒着湿漉漉的渔网,腥臭味儿熏得人睁不开眼,桅杆上褪色的旌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倒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波招魂。
杨辰骑着马绕营巡视,眉头越皱越紧。只见水兵们三三两两倚着船帮,有的在啃冷硬的干粮,有的用刀尖剔牙,纪律松散得不成样子。更要命的是,那些战船桅杆歪斜,船板裂缝里塞着麻絮,分明是应付了事的修补。“这般水师,莫说迎战江东,怕是连长江的风浪都扛不住!”
他心里暗自着急,马鞭一甩直奔中军大帐。
“杨大人,您这是要坏了祖宗规矩!”
大帐里,荆州降将文聘
“啪”
地拍案而起,震得案上的酒碗都跳了起来。这位老将胡须根根如铁,瞪着杨辰的眼神好似要喷出火来,“自古以来,水师训练都是按部就班,哪有您说的什么‘现代管理’?每日卯时升旗、未时操练,时辰规矩比天大,您倒好,要改成什么‘三班轮岗’,这不是瞎胡闹吗!”
另一位偏将也跟着嚷嚷:“就是!咱们在长江上混了半辈子,闭着眼都能摸清水性,还用得着你教?”
帐中诸将纷纷附和,吵嚷声快把帐顶都掀翻了。
杨辰却不慌不忙,从袖中掏出一卷羊皮图纸,“哗啦”
一声在案上铺开。图纸上,改良后的战船结构清晰可见,龙骨加粗,船舷加高,还多了几个古怪的
“舱室”。“诸位将军,老法子能走百步,新法子却能行千里,为啥不试试?”
他用竹棍指着图纸,“您瞧这船,把甲板分成作战区、生活区,水兵们各司其职,效率能提三倍!再看这‘水密舱’,哪怕船体破损,也能保住半条船!”
文聘凑上前眯着眼瞧,嘴里却还硬气:“说得轻巧!这龙骨加粗,得用多少木料?咱们库存可没那么多好料!”
杨辰嘿嘿一笑:“这您放心!我已派人去武陵山伐木,用榫卯结构拼接,比铁钉还结实!”
说着,他摸出个巴掌大的模型,“这是‘螺旋桨’,装在船尾,能让船速快上两成!”
众将围过来,盯着这奇形怪状的玩意儿,眼神里半是怀疑半是好奇。
好说歹说,总算让众将勉强点头。可等开工打造新战船,麻烦事儿一桩接一桩。木匠们对着
“水密舱”
的图纸抓耳挠腮,榫卯总是对不上;铁匠们打制螺旋桨,不是叶片太脆,就是轴孔太松。杨辰索性卷起袖子,蹲在工坊里手把手教,从测量尺寸到淬火温度,嗓子都喊哑了。
这边战船改造忙得脚不沾地,那边铁链连船又出了大问题。按照杨辰的法子,工匠们把手臂粗的铁链穿进船舷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