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之法?
说到杨辰在江陵驿馆,,从左慈古卷中窥见七星坛借东风的玄机,却遭历史修正力警告。且说这日辰时三刻,江陵城外的曹军大寨,战旗如林,甲胄映日。辕门处,士兵们手持长戈,身姿挺拔,吆喝声此起彼伏,尽显虎狼之师的威严。曹操的临时营帐就扎在中军位置,虎皮座椅、青铜酒器摆在主位,四周墙上挂着大幅的九州地图,密密麻麻标满了红蓝箭头,透着一股运筹帷幄的霸气。
杨辰心急如焚,揣着昨夜研究的古卷,大步流星往营帐赶。还没到帐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他踮脚透过门缝一瞧,好家伙!只见一位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男子立于帐中,正是诸葛亮!再看帐内,荀彧、程昱、郭嘉等一众谋士个个面色铁青,拍案而起,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诸葛亮声音清朗,不卑不亢,羽扇轻轻一挥,仿佛要把曹操的野心都扇到众人眼前。这话一出,帐内顿时炸开了锅。
程昱
“啪”
地一拍桌案,震得案上的竹简都跳了起来,怒目圆睁:“竖子休得胡言!明公兴义兵,诛暴乱,匡扶汉室,何贼之有?你江东鼠辈,偏安一隅,不思报国,反倒在此大放厥词!”
诸葛亮微微一笑,仿若春日里的微风,却字字如刀:“程公此言差矣。昔年董卓祸乱朝纲,十八路诸侯共讨之,唯曹操心怀异志,趁机壮大私兵。如今拥兵百万,名为尊汉,实则妄图篡逆。此等行径,与王莽何异?”
这番话引经据典,说得程昱面红耳赤,半天说不出话来。
杨辰瞧准时机,侧身溜进营帐,挤到曹操身边,压低声音道:“明公,这诸葛亮乃是孙权的说客,此番前来,定是劝孙权与我军为敌,咱得防着点!”
曹操却目不转睛地盯着诸葛亮,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头也不回地说道:“知道了。汝且去看看水师,把船都用铁链连起来,越稳越好!”
那语气,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杨辰心中
“咯噔”
一下,急得额头直冒冷汗,赶忙劝阻:“明公,铁链连船虽能让战船平稳,可万一敌军用火攻……”
“放肆!”
曹操猛地转头,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吓得杨辰不由自主后退半步,“孤的水师,训练有素,坚不可摧,岂会着火?再敢多言,扰乱军心,拖出去斩了!”
这一声怒吼,震得帐内众人皆是一颤,连诸葛亮都微微皱眉,多看了杨辰一眼。
杨辰被几名亲兵架着拖出营帐,耳边还回荡着曹操的怒斥。他望着远处江面上正在连锁的战船,心中又急又恨。那些粗壮的铁链穿过船舷,将一艘艘战船紧紧相连,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看似坚不可摧,可在他眼里,却像是给曹军水师套上了绞索。
“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碰上刚愎自用的主,这话就是耳边风!”
杨辰无奈地摇头叹息,满心的憋屈无处发泄。他清楚,历史上铁索连环正是赤壁大败的关键,可无论如何都无法说服曹操改变主意。如今铁索连环的历史节点即将到来,难道百万曹军真要重蹈覆辙?
正发愁间,一阵江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枯叶,也卷起了杨辰心中的焦虑。他望着滚滚长江水,暗自咬牙:“不行,我绝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就算曹操不信,我也要想办法阻止!”
可曹操手握大权,固执己见,他又该如何扭转这即将失控的局势?且说当夜,正当杨辰苦思对策时,他的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脚步声。来者何人?是敌是友?杨辰能否找到破解铁索连环之法?
说到杨辰在曹营谏言不成,,反遭曹操怒斥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