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章
    “小姐快看!东边那彩燕!飞得好高啊,跟翩翩起舞似,真美!”

    “鸳鸯风筝也漂亮,不过……这也太露骨了,都是闺阁小姐……”

    含儿放下托盘,瞧了眼铃铛:“你也晓得露骨?铃铛最近春心荡漾?”

    “呸呸呸!你瞎说些什么?看我不撕了你的嘴!”铃铛噘着嘴,作势真要去撕含儿的嘴。

    两人在院子里闹起来,其他两个丫头跟着笑。

    柳微放下手中的书卷,索性躺下,望着蔚蓝的天,一只风筝闯入她的视线。

    只有当那根线断了,风筝才会是自由的。

    可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的风筝,最后会面临如何的结局?

    忍不住叹息——不知是不是受了原主的影响,总时不时有几分多愁善感。

    把忧愁扔出去。

    心里换上几分兴奋。

    还有半个月,她就要离开柳府!

    最近两个月,还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首先,如实告诉林氏,对于文字,她有些……印象模糊。

    不说二话,林氏立即找了一直教导她功课的先生,熟悉文字。

    同时,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唐的情况,尤其是长安的状况,人文地理皆有涉及,当然包括一定的经济常识,比如,一个包子多少钱,一匹马多少钱。

    举个栗子,一个健壮男奴,售价,50贯。

    其次,不断适应“语言”环境。

    东洲在大唐东南方,此地百姓,并非使用同一种语言,光是她院子里的几个丫头,一共能说出四种方言来,并不夸张,隔一个村,语言就有一定的差异。

    其他地方同样如此。

    不过好在像柳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家中奴仆跟主子一样,全部都是说的官话——普通话。

    所以她在醒来的时候,能以最快速度适应环境。

    说实话,这种官话跟现代普通话确实有……很大……差异。

    不管怎么说,正在努力学习中。

    整个大唐的中心,长安,以及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官话的普及程度会越高。

    再者,就是准备一些必需品。

    她实在是受不了拿柳条当牙刷,经过多次研究(捯饬),终于用一支粗毛毛笔改良成了牙刷,别喷,又不能找工匠,更找不到原材料,只能不停要求毛笔。

    除了牙刷,还有一个就是月事带,这个不用解释。

    另外,在她的要求下,让含儿缝制出一个双肩包,整个柳府,她的绣工绝对是最差的一个。

    做双肩包的材料就是普通的麻布,一看就不起眼,大不了模样怪一些,没有拉链,没有暗扣,用的是抽拉绳,最外面还有一个帘布一样的东西,包有两层,外面是粗麻布,里面是那种船坊找来的带防水功能的布料。

    包里放了换洗衣物一套,匕首一把,调料瓶一个,直接把盐辣椒等混在一起,还有一个装了猪油的瓶子,自制风干牛肉还有几天,到时候记得带些干粮。

    好像还有什么……

    还有什么没带呢?

    掩嘴偷笑,怎么可能忘记——盘缠。

    原主的匣子里有些值钱的东西,不过多是首饰,实际上,耳环项链珠钗之类,根本不实用,一个穿金戴银单独出行的女人,目标有多大,不用解释了,而且,这玩意儿还重。

    去当铺换钱?

    在此之前,得先走一阵山路,从土匪强盗手里活下来,再去找个良心当铺换钱。

    因此,最实用的是不是一串串铜钱,不是一锭锭金银,而且一张张银票。

    但是——

    银票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答:北宋初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似锦华歌简介 >似锦华歌目录 > 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