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方向明显是由内向外、带着墙皮和锈迹剥离的痕迹。位置很高,在齐胸的位置。这绝不是攀爬或失足能造成的痕迹!更像是被一股强大的、由内而外的力量猛地撞击或拖拽出窗口时留下的!
林骁的心脏狂跳起来。他小心翼翼地从工具箱里拿出那个老旧的、有些笨重的法医专用人体模型——一个简化版的、标注了主要关节和重心位置的标准男性模型。父亲曾用它讲解过无数坠落、撞击案例。模型重量被林骁按照陈默的体重(65kg)调整过。
现在,最关键的步骤:模拟坠落轨迹。
林骁将模型摆放在窗台内侧,模拟陈默在窗口内侧被撞击的位置。他需要模拟一个人(模型)被一股力量撞击,向后飞撞在窗框上,然后从窗口被抛掷出去的整个过程。
他用特制的、可调节长度的绳索,一端固定在模型背部(模拟撞击点),另一端绕过窗框顶部一个坚固的支点,准备通过拉动绳索来模拟撞击力。在模型下方(对应外墙地面位置),他布置了厚厚的橡皮泥,准备承接模型并留下撞击痕迹。在模型最终落点(7.1米外),他也铺上了橡皮泥。
林骁深吸一口气,回忆着父亲笔记里关于不同材质表面撞击系数、人体重心转移、抛物线初速度计算的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案例图。汗水顺着他的太阳穴滑落。他调整着绳索的长度和预计拉力,计算着需要施加的力度,以模拟出一个足以让65kg体重的人体撞破窗框(留下那些刮痕)、并获得足够水平初速度飞越7米距离的冲击力。
第一次试验。拉力不够。模型只是晃了晃,撞在窗框上弹回,落在下方很近的橡皮泥上。
第二次,拉力稍大。模型撞在窗框上,留下一点凹痕和类似刮擦的印记,但并未翻出窗口。
第三次……林骁咬着牙,根据前两次数据调整了绳索长度和拉力角度。他猛地发力一拉!
砰!一声闷响!模型狠狠撞在窗框上!那几处原本有刮痕的位置,瞬间出现明显的、由内向外凹陷的变形!同时,模型的背部(撞击点)在窗框上留下了清晰的摩擦印记!紧接着,模型失去平衡,被绳索的拉力牵引着,翻滚着从窗口坠落下去!
咚!模型沉重地砸在下方林骁预先布置的橡皮泥上(外墙基脚附近),砸出一个深坑!紧接着,由于巨大的水平初速度,模型继续向前翻滚,最终重重地砸在7.1米外的那片橡皮泥上!
林骁立刻冲下去,心脏几乎要跳出喉咙。他扑到橡皮泥坑边,手电光颤抖着照下去。
模型在7.1米外落点的橡皮泥上留下的身体姿态印记,与现场陈默的姿势高度相似!更重要的是,模型在第一次撞击外墙基脚附近橡皮泥时留下的痕迹(模拟背部高位摩擦伤),也与陈默尸检报告中背部伤的位置和形态特征高度吻合!
成功了!这根本不是什么意外失足!这是一次暴力撞击导致的、带有巨大水平初速度的被动抛掷坠落!物理定律没有错!错的是那轻飘飘的意外结论!
巨大的兴奋和冰冷的愤怒同时冲击着林骁。他成功了!他用自己的方法,用父亲传下来的老家伙,用最笨拙却也最直接的方式,复现了那个不可能的轨迹!牛顿赢了!真相赢了!
他激动地掏出手机,对着橡皮泥坑里的模型印记、窗框上的撞击变形点、以及整个模拟装置,从各个角度疯狂拍照。这些照片,这些数据,就是砸向意外结论的铁锤!是告慰陈默医生在天之灵的第一声呐喊!
就在他拍下最后一张窗框上撞击点特写时——
一束刺眼的白光猛地打在他脸上!晃得他瞬间失明!
干什么的!一声严厉的呵斥在寂静的夜里炸响!
林骁的心猛地一沉,手一抖,手机差点掉进橡皮泥里。他用手臂挡住强光,眯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