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主动送上门
钢铁厂的一把手,那是想都不用想。
首先,他不是技术岗出身,对于钢铁的生产工艺最多也就是一知半解。
此外……
他所能仰仗的靠山,只有孙福满。
可孙福满在调任冶金局之后,这几天一直原地踏步,明眼人都知道,孙福满的未来也就这样了,能在副局长的位置上安全着陆,已经算得上是很圆满的结局了。
孙立感觉自己也一样,现在能代行处长的职权,说白了,还是靠李学军护着,不然的话,那些明眼人怕是早就开始对他发难了。
与其继续留在这个圈子里,熬到退休,倒不如跳出去,重新为自己选一条路。
他才三十三岁,距离退休还远着呢。
在孙立看来,自行车厂就是个最好的选择。
虽然是大集体,比不上国企的排面,但大集体和大集体不一样。
就拿电冰箱厂来说,现在不也是大集体控股。
可人家现如今都发展成啥样了。
再有就是……
李天明!
认识这么多年,孙立对李天明可以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要做的事,未来前景肯定不会差。
另外,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
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宽松,甚至已经开始鼓励多种经营,未来说不定……
国企都会变得不吃香!
孙立需要为以后考虑了。
“孙哥,您真是这么想的?”
孙立意识到自己刚刚有些冲动,把一些犯忌讳的都给说出来了。
“天明,这些话可不能往外传。”
李天明笑了:“对我还不放心啊?”
“没那回事,怎么样?你这位总指挥能不能看得上我这个马前卒?”
李天明递过去一支烟,帮着孙立点上。
“马前卒?孙哥,咱可不能太谦虚啊!”
对孙立的能力,李天明早就了然于胸,他能在十多年内爬得这么快,固然是因为关系,但如果是个没有能力的草包,就算是提拔上去,也得摔下来。
但从自行车厂厂长这个位置来看,懂得技术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得是人情世故。
上位者并不需要亲力亲为,真正应该做的是掌控大方向,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这些方面,都是孙立所擅长的。
孙福满被闲置之后,之所以没有人去动孙立,这里面确实有李学军的原因,还有一点则是……
孙立在厂里从未树敌,方方面面的关系梳理得明明白白。
有这么一个人负责未来的自行车厂,李天明是求之不得。
昨天还在琢磨这边让谁来负责呢,人才这不就主动送上门来了嘛!
“啥时候能走马上任?”
孙立愣了一下,接着心头大喜。
“随时可以!”
“那好,现在就交给你第一项工作,统计好三产那边的人员名单,另外,告诉大家伙,三产即将重组。”
听着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
三产虽然是大集体,但毕竟挂靠在钢铁厂名下,在三产上班的工人,好歹也能算得上是半个国企人。
一旦重组,自行车厂虽然依旧挂靠钢铁厂,但是却没有了上下级单位的关系。
工人们能不能接受新的身份?
肚子固然重要,但脸皮的分量同样也不轻,谁也不愿意身上挂着的牌子掉了色。
孙立也明白这里面的关节,思考了片刻之后问道:“重点是那些老技术工人?”
确实是个聪明人,不用李天明说,孙立就已经猜到了重点。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