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对待畜生不能惯着
    “我们走在大路上,高举红旗向太阳,教员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洪流不可阻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金利抱着胳膊靠在车旁,撇了下嘴:“还挺美,等过两天摸着镰刀,一个个的就欢实不起来了!”

    他的话,引得其他村来接知青的乡亲们一阵大笑。

    李天明也笑了,看着那一张张还在为未来进行无限畅想的脸,真不知道等他们见识过农村真实的一面后,现在的革命热情还能保持多久。

    其实,最早一批知青来的时候,还是很受欢迎的,毕竟十七八岁的年纪,放在农村人眼里,那可都是壮劳力。

    可没过俩月,一个个的全都原形毕露了,除了村里组织政治学习的时候,口号喊得震天响,屁用也顶不上。

    而且,有些知青的手脚还不干净,村里丢只鸡,少条狗,总跑不了这些城里人。

    时间长了,对知青自然是越来越不待见。

    “叔!

    村里都好几年没来知青了,今年这是咋了?”

    “还能咋,上面硬分派的呗,姥姥的,一帮吃闲饭的玩意儿,还受教育呢,都特么是大爷,得让咱伺候着。”

    这时候,另一个村子来接知青的人,搭了一句:“捡便宜吧,今年分派到你们李家台子的,好歹是秋收前,去年分给我们村几个,都是过来猫冬的。”

    金利和李天明听了也不禁咋舌。

    上面分派知青的时候,也不知道考虑一下农村的实际情况。

    秋收结束才把人分下来,村里还得用集体的粮食养一冬,谁心里能没有怨气。

    今年赶上秋收,先别管能不能干点儿啥,可好歹也得让这些知青出把力。

    “走,先吃饭!”

    金利招呼着李天明,俩人一起进了公社对面的国营食堂。

    四个馒头,一碗白菜炖粉条。

    这就是外出公干的好处,走村里的公账,能吃得上细粮。

    “吃啊!

    看着干啥?”

    金利已经拿起了馒头,一口咬下去了四分之一。

    李天明犹豫着掰了半个,下午还要赶路,肚子里没食可不行。

    金利一看,立刻猜到是怎么回事。

    “同志,再拿六个馒头!”

    “叔!

    咱们俩人吃不了。”

    “谁说是咱俩吃的,带回去给小蓉和小五。”

    金利说着,又找服务员要了张草纸,把六个馒头包上,放在了李天明面前。

    “放心,村里没人说闲话!”

    李天明犹豫着,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份好意,在没有赚到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

    对上李天明凶狠的目光,张青森还是选择了闭嘴。

    “小同志,别这么大火气,友好一点儿!”

    知青办的人看了个满眼,也懒得管这事,都是乡党,说不定还沾亲带故的,谁会为了外人出头。

    李天明没说话,又去拿了其他人的行李装上车。

    宋晓雨也帮着一起忙活,和其他只会像个木头桩子一样站着的知青相比,明显要强出百倍。

    马车不算大,两个柴油桶占了三分之一的空间,再装上行李,最多还能坐下三个人。

    这次分给李家台子的知青,正好是三男三女。

    “女知青上车,男知青跟着马车走!”

    对农村人来说,40里路根本算不得什么。

    可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就不一样了。

    来永河县的路上,已经消耗了他们大半热情,这会儿又累又饿,得知还要走着去村里,男知青立刻就闹了起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txt简介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txt目录 > 第八章 对待畜生不能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