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对待畜生,不能惯着
是李家台子众多女知青当中,唯一一个嫁给了村里人的。

    她嫁的人在村里也很出名,是李天明的本家兄弟,同辈中最不着调的一个。

    后来别的知青陆陆续续地返城,宋晓雨因为结了婚,不符合返城的政策,一直在村里生活到了80年代末,两口子才找关系回到了海城。

    在李天明的记忆中,宋晓雨一直都是个沉默寡言的模样,受了欺负也不吭声。

    “天明,愣着干啥,搭把手。”

    “哦!来啦!”

    李天明答应一声,走过去一把拎起地上的行李。

    “嘿!轻着点儿,摔坏了你赔得起嘛!”

    李天明的脚步一顿,扭头看向正抬手指着他的那个男知青。

    记忆中已经没有这个人的名字了,但那张脸却有些印象。

    某次县革委会来村里检查工作,李学庆为了应付差事,照例让地主李老六上台挨批斗,就是这个人,冲上去抽了李老六两个大嘴巴。

    论起来,李老六还是李天明的爷爷辈,虽然成分是地主,可解放前也没干过啥缺德事,时代洪流开启之前,每次在村里遇上,老头儿都会笑呵呵地给孩子们分糖吃。

    因为那次的事,李天明叫上了几个兄弟,半夜闯进知青点,把这人给狠揍了一顿。

    “说你呢,看什么看!”

    话没说完,就被李天明甩过来的行李砸在了身上。

    “你这人……”

    对上李天明凶狠的目光,张青森还是选择了闭嘴。

    “小同志,别这么大火气,友好一点儿!”

    知青办的人看了个满眼,也懒得管这事,都是乡党,说不定还沾亲带故的,谁会为了外人出头。

    李天明没说话,又去拿了其他人的行李装上车。

    宋晓雨也帮着一起忙活,和其他只会像个木头桩子一样站着的知青相比,明显要强出百倍。

    马车不算大,两个柴油桶占了三分之一的空间,再装上行李,最多还能坐下三个人。

    这次分给李家台子的知青,正好是三男三女。

    “女知青上车,男知青跟着马车走!”

    对农村人来说,40里路根本算不得什么。

    可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就不一样了。

    来永河县的路上,已经消耗了他们大半热情,这会儿又累又饿,得知还要走着去村里,男知青立刻就闹了起来。

    “走着去?多远啊!”

    “不远,40里,赶着天黑前就能到!”

    金利随口搭了一句,脚步没停,连头都没回。

    “40里,你开什么玩笑!”

    “知道来接知青,怎么不多派一辆车!”

    “就是啊!”

    周围人听了,看这三个男知青的目光,就像是在看傻子一样。

    多派一辆车?

    哪个村子的大牲口不是宝贝,能来一辆马车,还是县知青办打过招呼,不然的话,全都得腿儿着回村。

    “咋了?这就叫苦?别忘了你们是来干啥的,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走几步路,就这么些屁话,往后真干上活了,能指望你们啥?”

    金利说完,背着手就走了!

    李天明也没理会这些人,等三个女知青上了车,拿起鞭子,扬手在空中甩了一下。

    啪!

    大青马迈开步子,缓缓向前。

    至于那三个男知青,不跟着走也行,只要县知青办愿意管他们的吃喝住宿。

    张青森等人见状,有心去找知青办的人告状,可这会儿送他们过来的人早就没影儿了,别人他们也不认识。

    眼见李天明赶着马车越走越远,也只能无奈地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最新简介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最新目录 > 第八章 对待畜生,不能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