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刘禅献策助蜀汉
田。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便可实现自动灌溉,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灌溉农田的负担。”
诸葛亮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出水车的模样,心中的怀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惊喜。他连连点头,赞叹道:“妙哉!妙哉!此发明若真能实现,那可真是我蜀汉百姓的福音啊!只是陛下,这水车具l该如何使用,又适合在哪些地方安置才最为合适呢?”
刘禅笑着说道:“相父,这水车使用起来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挑选合适的河流位置。水流既不能过于湍急,否则强大的水流冲击力可能会冲垮水车;也不能过于平缓,太缓的水流则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带动转轮。一般来说,选在河道宽窄适中、水流速度稳定且深度足够的地方最佳。”
“安置水车时,需先在河岸两边打下坚实的木桩,这些木桩就如通水车的根基,用于稳固地固定水车的支架。支架必须牢固无比,因为它要承受水车在运转时产生的巨大力量。转轮安装在支架上,要确保其能够灵活自如地转动,不能有丝毫卡顿。竹筒的固定也大有讲究,要均匀地分布在转轮边缘,且开口需倾斜向下,这样才能更好地舀水。”
“至于使用场景,在那些靠近河流但地势略高,人工提水灌溉困难的农田旁安置水车最为合适。就像汉中平原的部分区域,那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却因地势高低不平,有些农田难以得到有效的灌溉。水车在此处便能大显身手,发挥它的独特优势。而且,由于一个水车的灌溉范围有限,可根据农田的分布情况,在一条河流上间隔合适的距离安置多个水车,让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灌溉网络。如此一来,大片农田都能受益于水车的灌溉,粮食产量必将大幅提升。”
诸葛亮听闻,手抚胡须,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陛下,您所言水车之法,从原理到应用,确有诸多令人赞叹之处,对我蜀汉农业发展意义重大。然老臣也有些许顾虑。我蜀汉地域广袤,各地的河流情况千差万别,水车安置所需的合适位置是否充足,还需要安排人手进行实地勘察,详细了解各地的河流状况,才能确定水车的推广范围。且水车的制作,所需木材数量庞大,还需众多技艺精湛的工匠,成本着实不低。若要大规模推广,必须谨慎权衡利弊,确保投入与产出相符,以免给百姓带来过重的负担。另外,水车运转完全依靠水流,若遇干旱少水的季节,水流变小甚至干涸,水车恐难发挥效用,所以还需有其他灌溉手段作为补充,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刘禅点头道:“相父思虑周全,所言极是。这些问题朕也有所考虑。初期可先在条件适宜之处进行试点,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打造水车进行试验。若效果良好,再逐步推广,如此既能积累经验,了解水车在不通环境下的实际应用情况,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减少大规模推广可能带来的风险。至于干旱之虑,可结合传统灌溉方式,组织百姓挖掘水井,在合适的地方修筑蓄水池。水井可以在河水不足时提供水源,蓄水池则能储存雨水,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多种灌溉方式相结合,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能尽量保证农田的灌溉需求。”
诸葛亮眼中露出欣慰之色,他看着刘禅,赞叹道:“陛下年少睿智,考虑如此长远而周全,老臣深感佩服。如此,待老臣安排得力人手,尽快挑选合适之地,打造水车进行试验。若试验成功,这将是我蜀汉农业发展的一大契机。陛下,还有其他奇妙之法吗?老臣实在期待陛下更多的高见。”
刘禅笑了笑,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说道:“相父,还有一事,关乎军中将士的安危,极为重要。如今我军酿酒之法,所酿之酒度数较低。有一种蒸馏之法,可使酒精度数大幅提高,得到高度酒。这高度酒在军中用途极大,将士们在战场上受伤后,伤口极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