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5章
    陈晏子跟大叔聊天知道了他姓李,磨山屯在周边是一个还算富裕的大队,有二百多户人家,大队分成三个生产小队。

    大叔来了两天了,昨天接回去一个男知青,今天接到了陈晏子,每天要等到下午三点,晚了回去不好赶路。

    陈晏子进国营饭店买了三个白面大馒头。

    给李叔一个,自己吃一个,准备给黄嘉亮一个,找一圈没找到人。

    他在火车上请自己吃了两顿盒饭,比自己的饼值钱多了。

    吃完陈晏子就发困,靠着自己的行李快睡着了。

    李叔还在跟她念叨大队里的事,不管她有没有反应,都说得兴致勃勃。

    等到下午,李叔又等来了两个知青。

    一男一女,男知青叫赵国伟,板正国字脸眉毛浓眼睛扁,穿着军绿色长裤浅灰色短袖衬衣。

    女知青叫杨安平,两个麻花辫一甩一甩的,面色微黄,穿着泛旧的白色碎花布拉吉。

    看见她的辫子,陈晏子想起自己忘记剪头发了。

    昨晚在招待所洗了三遍,打算今天找个时间剪短。

    算了,先回去再说。

    黄嘉亮却拎着两个行李箱朝她走来。

    陈晏子:“你咋过来了?”黄嘉亮:“我跟你一个‘吞’,一个‘囤’下乡。

    ”陈晏子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可,“你不是河子沟大队的吗?”他又告诉陈晏子他刚才出去就是办这件事的,把自己下乡的地方改到磨山屯大队,到时候县知青办会给河沟子大队再分配一个知青。

    相当于调换一个知青,两个大队离得不远,差别也不大。

    到了三点,李叔不再继续等了。

    把牛车重新套上,拿出草给牛吃了顿饱饭,又回来一个同村的男青年。

    李叔坐到牛车前头,鞭子一甩,牛蹄扬起来,“驾、驾、驾”。

    六个人坐着牛车往回走。

    从县城到磨山屯大队有十一二里路,路不算平整,又带着人又拉着行李,得走两个半小时。

    “李叔,又出来接知青了啊。

    ”半道上一台拖拉机停下跟李叔打招呼。

    “嗯呢,老三今天你们完事的早哇。

    ”“今天活干的快,李叔,让他们把行李倒腾到拖拉机上吧,我就给带回去了。

    ”“行,给往们黄白花的老伙计也歇歇脚。

    ”李叔回过头对他们说:“你们几个今天赶上了,去坐拖拉机吧,那个快,开拖拉机的是咱们大队长他儿子,他家老三。

    ”几人麻利地倒腾行李。

    “坐好喽,回家了。

    ”拖拉机轰鸣声“突突突”,排气管喷出淡蓝色的烟雾,在夕阳下格外显眼。

    久违的自由感在东北这片土地找回。

    陈晏子感觉拖拉机一定是这个年代最受人喜欢的交通方式。

    左边一片玉米地,右边一片高粱地,前边又是一片树林,拖拉机呼啸而过。

    震到麻雀飞起,灰喜鹊站在枝头,成群结伴,似乎在说“好讨厌的人类”。

    阳光刺眼,一棵向日葵圆圆的脑袋伸进拖拉机后斗儿里。

    屯里的那个男青年用力一拽,随着拖拉机向前走,带着杆一起把整个向日葵拽掉。

    左边扭三圈右边扭三圈,圆脑袋和杆儿依然连着,他有些尴尬,准备再扭。

    陈晏子从自己挎包里拿出菜刀,解开布条。

    男青年一手拿着向日葵脑袋,一手抻着杆儿,陈晏子从中间割开。

    他拿着向日葵,抬起手却停半拍儿。

    然后把向日葵的圆脑袋扔给陈晏子,“你们一起吃,这是生毛嗑儿,就是瓜子儿,能吃。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醒知青一九七一简介 >清醒知青一九七一目录 > 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