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章 说书爆火!猴子偷桃笑翻全场
!带劲!”

    有了程咬金这活招牌,“听书+炒菜”新套餐风靡西市。开业当日,二楼“雅听轩”座无虚席。吴闲身着新袍,立于小台,醒木“啪”地一拍!

    “上回书说到,那齐天大圣孙悟空,被玉帝老儿哄骗,封了个‘弼马温’…”

    吴闲声音清朗,字字入耳,带着独特韵律。讲到猴子掀翻御马监,台下食客跟着义愤;讲到金箍棒横扫十万天兵,众人拍手叫好;待讲到猴子定住七仙女,溜进蟠桃园,专挑最大最红的蟠桃,一口下去汁水四溅,顺手将桃核砸向看园土地…

    “噗!”

    “哈哈哈!”

    “哎哟!这猴头!忒缺德了!”

    “土地老儿怕要气背过去!”

    雅听轩爆出震天哄笑,有人拍腿,有人笑出眼泪,连嘴里菜都忘了嚼。楼下食客纷纷引颈打听。火爆!“说话”成了醉仙居新招牌。李恪顺势推出“听书票”——雅听轩每日限座一百!凭票入场!茶果另算!

    饥饿营销立竿见影。一票难求,黄牛价翻五倍!长孙冲收钱点钞,手抖得一枚铜钱“叮当”落地,弯腰去捡,声音发飘:“恪…恪哥!这…这比卖冰饮狠多了!”

    树大招风。

    醉仙居的“新奇把戏”与“顽劣猴戏”,刺痛了某些人。国子监王博士,以“诲淫诲盗,惑乱人心,败坏民风”为由,洋洋洒洒一纸弹章,直送御史台。消息传来,李恪正夹起一块宫保鸡丁。

    “弹劾?”李恪筷子未停,鸡丁入口,嚼得香,“说猴子教坏小孩?那就给他们看点‘好’的!”

    次日,吴闲开讲前,先加一段“愚公移山”。老翁率子孙,日复一日挖山不止,终感天帝,遣神移山。吴闲声情并茂,愚公坚韧刻画入骨。

    “好!”台下叫好声震天。这故事提气!

    与此同时,一份装帧精美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话本,悄然送至尚书右仆射杜如晦案头。

    数日后,御史台问及弹劾,杜如晦捋须缓言:“市井俚语,供人一乐耳。那猴儿虽顽皮跳脱,然本心赤诚,后护高僧西行取经,历经磨难,终成正果。此乃寓教于乐,何过之有?王博士…过虑了。”

    杜相一言,风向立转。弹劾奏章,石沉大海。

    保守派不甘,欲再联络御史上本。奏章未递,御史台衙门外呼啦啦涌来一群短打汉子,领头的是几个常蹭醉仙居书听的闲汉(李恪暗中使了钱),举着歪扭“请愿书”:

    “青天大老爷!俺们就指望着醉仙居听书解乏!不让讲,下了工憋闷出病谁管?”

    “就是!听书咋就乱人心了?比耍钱强百倍!”

    “不让听,俺们就天天坐衙门口候着!”

    看着衙门外黑压压群情激愤的“听众”,御史们头皮发麻。激起民怨,谁担此责?弹劾之事,终不了了之。

    李恪闻讯,看着雅听轩日日爆满,嘴角勾起掌控的笑。合上账本,心中盘算:西市已饱和,该在东市开分号了。地段已看好…

    “郎君!郎君!不好了!”长孙冲慌慌张张冲入,脸色煞白。

    “何事?”李恪皱眉。

    “坊…坊门外!涌来大批流民!拖家带口,把路堵死了!”长孙冲喘着粗气,“领头的是个拄棍老者,举着破碗,喊着‘关中的乡亲遭了旱灾,一路逃荒至此,求长安好心人赏口活命粮’…”

    李恪心头一沉。关中大旱,流民入京,早有风闻,未料如此之快涌至西市。

    他疾步至临街雅间,猛地推开窗扇。

    一股混杂尘土、汗馊与绝望的气息扑面。坊门外空地,黑压压挤满人群,男女老少,破衣烂衫,面黄肌瘦。许多人瘫坐在地,眼神空洞。领头老者嘶哑乞求。孩童啼哭、大人呻吟,交织一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唐躺平王简介 >大唐躺平王目录 > 第21章 说书爆火!猴子偷桃笑翻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