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息投影上,无数光点代表着全球接入脑波互联网的研究者,他们的思维轨迹以图腾形式呈现,相互交织,形成壮观的知识网络。沈知夏坐在台下,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她现在是脑波互联网项目的首席算法专家。
会议间隙,一位年轻的研究者找到林默,激动地说:林教授,我从小就是您的粉丝!是您的故事激励我走上脑科学的道路。
林默微笑着和他握手,系统的感觉依然存在,虽然界面早已隐藏,但那种对知识的敏锐和思维的加速,已经成为他的本能。他想起了高中时那个吊车尾的自己,想起了那枚突然出现的银手环。
兴趣和坚持最重要。林默鼓励道,科技的未来,在你们年轻一代手中。
回到家,沈知夏正在厨房准备晚餐。林默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两人的脑波在无形间产生共鸣,传递着温馨与默契。他们的女儿林思夏正在客厅摆弄一个脑波感应积木,那是启智助手的儿童版。
爸爸!你看我搭的量子计算机!思夏举起积木兴奋地说。
林默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她的脑波活泼而充满创造力,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手腕上的银手环已经换成了更先进的量子通讯器,但他依然保留着最初的那枚,放在书房的陈列柜里,作为纪念。
晚饭后,林默来到书房,打开一个加密数据库。里面存放着他从高中到现在的所有脑波数据,包括当年学霸系统的运行日志。他偶尔会回顾这些数据,不是为了怀念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的进化。
【系统残留数据检测:脑波共鸣频率稳定在98%】
【知识网络更新:新增量子神经科学、跨维度认知等前沿领域】
看着这些数据,林默感慨万千。学霸系统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更间接推动了脑科学的进步。它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至今仍在扩散。
这时,沈知夏端着咖啡走进来:在看老数据
嗯,林默关掉数据库,想起了高中时第一次解出压轴题的情景。
那时候你还只是个会用系统作弊的小聪明。沈知夏笑着说,现在却成了改变世界的大科学家。
两人相视而笑,无需更多言语,心灵的共鸣已经传递了所有的情感。
周末,林默一家回到市一中参观。光荣榜上,他和沈知夏的照片依然在列,但旁边已经换上了更多年轻学子的面孔。路过科技社时,林默看见一个男生正在调试一台简陋的脑机接口设备,神情专注。
同学,需要帮忙吗林默忍不住上前询问。
男生抬头,看到林默时眼睛一亮:您是林默教授!我正在做一个脑波控制的机械臂项目,但是信号总是不稳定。
林默仔细看了看设备,凭借超级大脑的知识和多年的研究经验,很快指出了问题所在:你的电极贴片位置不对,应该放在这里……他边说边示范,男生听得入了迷。
沈知夏在一旁微笑着看着,思夏则好奇地问:爸爸,你怎么什么都懂呀
林默蹲下来,摸着女儿的头,认真地说:因为爸爸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而分享知识,能让这份力量变得更强大。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科技社,照亮了男生兴奋的脸庞,也照亮了林默手腕上那枚早已不再发光的银手环。它静静地躺在那里,见证了一个吊车尾的逆袭,见证了知识的力量,也见证了一个科技新贵的成长。
林默知道,学霸系统的故事已经结束,但知识的传承永不停息。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那些对知识的渴望、对智慧的追求,以及用科技造福人类的初心,才是最珍贵的系统,永远运行在每个人的思维深处,指引着人类向更高的文明迈进。而他和沈知夏的故事,只是这浩瀚知识海洋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却也闪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