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世故。现在的江湖,或许还是会有刀,但更多的是像苏晚晴、小航这样的人,举着笔,举着相机,举着所有能传递真相的工具。

    晚晴,他说,晚上吃云吞面小航说要加双份虾。

    苏晚晴笑着点头,阳光落在她左手缠着的绷带上——那是硫酸留下的疤痕,也是勋章。她的手机震动,是粉丝群里有人发消息:苏记者,我被网暴了,能帮我吗

    她快速打字回复:当然,我帮你。

    林野望着她认真的侧脸,突然觉得,所谓的江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场。它是无数个阿文、苏晚晴、小航的坚持,是无数次我帮你的接力,是键盘不再是刀,而是光的开始。

    墙上的老照片里,四个少年的笑容依然鲜活。风掀起窗帘,照片轻轻晃动,仿佛在说:看,我们赢了。

    第十六章

    最后的键盘

    台风天的傍晚,林野站在修车厂门口,望着被雨水砸得变形的铁皮棚顶。小航举着伞从巷口跑来,怀里抱着个纸箱,雨水顺着伞骨往下淌,在地面溅起小水花。

    野哥,苏记者让我把这个给你。小航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把纸箱递过来。纸箱里是叠打印纸,最上面那张是手写的——

    致黑鲨之眼:

    你留下的帖子我看到了。你说‘键盘不再是刀,而是笔’,可我想说,刀和笔从来都在人手里。谢谢你们让我相信,总有人愿意当执笔人。

    ——一个曾被网暴的高中生

    小夏

    林野的手指轻轻抚过字迹,纸页边缘还留着铅笔擦过的毛边。小航凑过来:小夏是上个月被救的,她现在在做反网络暴力志愿者。

    雨幕里传来汽车鸣笛,苏晚晴的红色轿车碾过积水停在门口。她摇下车窗,发梢沾着雨珠:陈伯的家属来谢你了,说陈雨桐的名字出现在反网暴公益墙上。

    林野接过纸箱,转身往屋里走。墙上新挂了幅锦旗,红底金字——键盘为刃,护人有光,是上周被网暴的外卖员送的。他摸出后颈的刺青贴纸,这次没再贴回去,而是把它和阿文的旧照片一起收进抽屉。

    野哥,小航指着电脑,苏记者的新报道火了,键盘不是刀话题量破十亿。

    屏幕上,苏晚晴的报道配着小夏画的漫画:一个男孩举着键盘,键盘上开出一朵花,花瓣上写着善良勇敢共情。评论区里,有人晒出自己举报网暴账号的截图,有人说以后说话前先想想对方的脸,还有个ID是阿虎的女儿的用户留言:我爸错了,谢谢你们让我敢说真话。

    第十七章

    未寄的信

    深夜,林野坐在藤椅上翻旧物,抽屉最底层躺着个牛皮纸信封——是阿文出事前寄给他的,邮戳日期是2008年7月15日,比他收到的老家快递早了整整十年。

    信纸上的字迹还带着少年的青涩:野哥,我偷听到阿坤和人谈交易,他们要我顶偷车的罪。我爸最近总喝酒,说要带我去东莞躲风头。如果我没回来,你就去元朗找红姐,她知道我爸当年运毒的事。别为我报仇,要替我活着,替我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好。

    林野的眼眶发热。阿文终究没能等到这一天,但他留下的U盘、他的信念、他没说出口的替我活着,都在林野的生命里发了芽。

    野哥,苏晚晴端着热牛奶进来,小航说明天要去参加反网暴宣讲会,非拉着我一起去。

    去呗,林野把信收进抽屉,正好让他讲讲被网暴时的感受,比我们说管用。

    苏晚晴在他身边坐下,手机屏幕亮起,是条陌生短信:林先生,我是周浩的律师,他临终前托我转交东西。

    林野的心跳漏了一拍。律师递来的牛皮纸袋里,是本日记本,封皮印着周浩的秘密。第一页写着:2015年3月12日,阿虎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键盘为刃,护人有光简介 >键盘为刃,护人有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