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同最老练的猎犬般顺藤摸瓜,日夜不休地追查。
几天后,就在萧珩被愤怒、痛苦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折磨,准备对周显采取雷霆手段、甚至动了将沈清欢秘密处置的念头时,他最为信任的心腹侍卫统领凌风,面色凝重又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将一份厚厚的、墨迹未干的调查报告和一个被捆得结结实实、面如死灰的人(绸缎庄那个被淑妃娘家收买做假账、后又因分赃不均被灭口未遂的伙计),秘密带到了萧珩面前。
报告的内容,如同惊雷,炸得萧珩心神剧震:
1.
伪造订单,资金陷阱:
经查实,绸缎庄那笔所谓的周记大额订单纯属伪造!根本不存在周记商行这个名号。资金流水是被人通过极其复杂的手段,几经倒手,最终源头竟指向了后宫——淑妃的私库!那笔钱,是淑妃娘家通过地下钱庄洗白后,用来收买人证、伪造证据的经费!
2.
丫鬟反水,受人指使:
指认沈清欢的丫鬟翠珠,早已被淑妃的娘家兄弟、吏部侍郎赵元重金收买(证据确凿,包括翠珠藏匿的赃银和赵府管事的口供)。翠珠供认,是赵元指使她诬陷王妃,并提供了那些所谓的接头细节。
3.
一石三鸟,毒计连环:
整个陷害计划,是淑妃一党精心策划!目的有三:其一,除掉沈清欢这个碍眼的王妃,为淑妃的侄女(一直觊觎九王妃之位)铺路;其二,借萧珩盛怒之下之手,除掉他们共同的政敌、掌握着赵家贪腐铁证的户部尚书周显;其三,一旦萧珩因此事背上冤杀忠良、残害发妻的恶名,必将失去圣心,甚至被问罪,淑妃一党便可趁机攫取更大的权力!
4.
旧事重提,混淆视听:
关于沈清欢母亲与周夫人的旧谊,被淑妃的人刻意夸大扭曲,编造结亲谎言,只为增加细作动机的可信度。
铁证如山!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无比,指向了淑妃和她背后的赵家!
萧珩看着那份沉甸甸的报告,双手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巨大的悔恨如同汹涌的海啸,瞬间将他淹没、吞噬。他想起沈清欢被质问时那绝望又愤怒的眼神,想起她手臂上为他挡箭留下的、尚未完全愈合的狰狞疤痕,想起她数着锦鲤时那副岁月静好、与世无争的模样……他差点亲手杀了她!差点毁了这个在危急关头本能地扑向他的女人!也差点毁了自己那颗冰冷死寂多年、却因她而悄然复苏的心!
清欢……他喉头滚动,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没有任何犹豫,他猛地起身,厉声下令:立刻解除栖霞苑封锁!任何人不得怠慢王妃!凌风,备马!去栖霞苑!他像一阵风般冲了出去,带着前所未有的急切和恐慌。
(七)
尘埃落定:嘉宁郡主
当栖霞苑沉重的院门被侍卫从外面打开时,萧珩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初冬的寒风卷着枯叶,在庭院里打着旋儿。沈清欢穿着一身单薄的素色衣裙,静静地站在廊下,身形比记忆中清瘦了许多,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她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嘴唇也没什么血色,但那双曾经总是带着慵懒或狡黠的大眼睛,此刻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看透世事的疏离和冷漠,静静地、毫无波澜地看着他,再无往日的鲜活灵动。
那眼神,像一把钝刀,狠狠割在萧珩心上。
清欢…萧珩喉头干涩发紧,千言万语堵在胸口,翻腾着无数的歉意、懊悔、心疼,最终只化作一句沙哑艰涩的,对不起…是我错了。他从未向任何人低过头,此刻却觉得这简单的三个字重逾千斤。
沈清欢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憔悴不堪的脸色和下巴上冒出的青色胡茬,心中五味杂陈,翻江倒海。委屈、愤怒、后怕,还有一丝…该死的、残留的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