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方的程逸,目光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人心。
听说你这次欠了赵家赌坊二百两银子沈修远开门见山。
程逸额头渗出细汗:岳父大人,小婿知错了。
知错沈修远冷笑,半年来,这话我听了不下十次。若不是看在已故程老先生的份上,我早将你赶出沈府了!
程逸低头不语。记忆中,原主的父亲曾对沈修远有恩,这才有了这门亲事。
三日后我的寿宴,京中权贵都会到场。沈修远沉声道,你若再敢丢人现眼...话未说完,威胁之意已不言而喻。
小婿明白,定不会让岳父失望。程逸恭敬回答。
沈修远似乎有些意外他的态度,多看了他一眼:下去吧。
回到自己院落的程逸长舒一口气。眼下当务之急是解决债务问题,否则那些讨债的迟早会闹上门来。可五百两银子,去哪弄
正当他苦思冥想时,翠儿匆匆跑来:姑爷,不好了!小姐在布庄遇到麻烦了!
第二章
初显身手
沈家除了官场上的权势,还经营着京城最大的布庄锦绣坊。而今天,一批江南运来的上等丝绸在入城时被税吏扣下,说是手续不全要罚没。
程逸赶到锦绣坊时,铺子外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铺内,沈明兰正与一名税吏据理力争。
这批丝绸明明有完整的通关文书,凭什么扣留沈明兰声音清冷,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税吏油滑地笑着:沈小姐,文书是有了,可税额计算有误啊。要么补交一百两银子,要么货物充公。
程逸一眼就看出这是赤裸裸的敲诈。他挤进人群,站到沈明兰身旁:怎么回事
沈明兰见到他,眉头微蹙:你怎么来了
听说夫人有麻烦,为夫自然要来。程逸故意大声说,然后转向税吏,这位大人,不知丝绸税额如何计算
税吏不屑地瞥了他一眼:按价值十抽一,这批货值一千两,应缴一百两。可你们只交了五十两。
程逸拿起桌上的文书扫了一眼,心中了然。他曾在大学选修过中国古代经济史,对商业税制有所了解。
大人,文书上写明这是织金绸,按《商税则例》,织金绸属细软类,税率应为二十抽一。五十两正好,何来欠税之说
税吏脸色一变:你...你懂什么!我说是十抽一就是十抽一!
程逸不慌不忙:那不如我们去户部查查《则例》原件或者直接找赵侍郎问问他故意提到户部侍郎,因为记忆中这税吏就是赵家的人。
税吏额头冒汗,显然没料到这个出了名的废物赘婿竟如此难缠。僵持片刻后,他悻悻地说:可能...是我记错了。货物你们拉走吧。
围观众人一片哗然,沈明兰也惊讶地看着程逸。
待税吏灰溜溜离开后,沈明兰低声道:没想到你还懂《商税则例》。
程逸微笑:略知一二。对了,这批丝绸准备怎么卖
沈明兰带他查看货物,解释道:原打算按匹零售,每匹十两银子。
程逸摸了摸光滑如水的绸面,现代的商业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太保守了。这批绸缎质地优良,完全可以走高端路线。
高端路线沈明兰疑惑地重复这个陌生词汇。
就是针对富贵人家。程逸解释,我们可以推出会员制,预存一百两银子成为会员,享受优先选购、定制服务等特权。还可以搞分期付款,让那些一时拿不出全款的人也能购买。
沈明兰听得目瞪口呆:这...这不合规矩吧从来都是银货两讫...
规矩是人定的。程逸自信地说,相信我,这样不仅能快速回笼资金,还能绑定高端客户。
沈明兰将信将疑,但眼下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