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然道,他们卡在专利池的交叉授权和后续分成比例
傅承渊没说话,算是默认。
我斟酌了一下,说:或许……可以换个思路他们不是一直强调他们的技术壁垒吗那我们就从‘壁垒’的另一个角度切入——生态兼容性。
傅承渊眉头微蹙:什么意思
他们的技术壁垒再高,也是建立在现有行业标准框架内的。傅氏这次并购的欧洲子公司,手里有几个不起眼但非常关键的底层协议专利,涉及未来物联生态的通用接口标准。这些专利目前价值不大,但一旦行业标准升级……我尽量清晰地表达自己这段时间研究的想法,我们可以把这几项专利包装成一个‘未来生态钥匙’的概念,在谈判中,不直接对抗他们的技术壁垒,而是强调融合后的‘标准制定者’潜力。把谈判焦点,从‘你要给我多少’,转移到‘我们一起能主导什么’。
我一边说,一边快速在旁边的平板电脑上调出几份公开的行业标准白皮书和专利摘要,指给他看。
傅承渊的目光随着我的手指移动,从最初的审视,到专注,再到眼底渐渐燃起一丝亮光。
他拿过平板,手指飞快地滑动,眼神越来越亮。
生态钥匙……标准制定者……他低声重复着这几个词,像是抓住了什么关键。
他猛地抬头看我,眼神灼热:继续说!
那天晚上,我们第一次打破了卧室里的楚河汉界。
我坐在床上,他坐在床边的单人沙发上。
就着平板微弱的光,我们激烈地讨论着(主要是他说,我补充和提供资料支持),分析对方的软肋,构建新的谈判策略框架。
他的思维极其敏锐,逻辑缜密,往往能从我提出的一个点,瞬间延伸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反击链条。
而我能做的,就是利用这段时间疯狂吸收的知识储备,快速找到支撑他论点的数据和案例。
像两块严丝合缝的拼图,在激烈的碰撞中,拼凑出一个全新的、更具攻击性的方案轮廓。
窗外的天色,由浓黑转为灰白。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时,一个颠覆性的谈判策略框架基本成型。
傅承渊靠在沙发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眼底的疲惫被一种兴奋的光芒取代。
他看向我,眼神复杂,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和……一丝激赏。
林晚,他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异常清晰,明天,跟我去公司。
我愣住了:去公司
嗯,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决断,作为我的特别助理,参与最终谈判。
傅氏集团总部,顶层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气氛凝重得像暴风雨前的海面。
一边是以傅承渊为首的傅氏核心谈判团队,个个西装革履,神情肃穆。
另一边是北美科技巨头派出的精英团队,金发碧眼,气场强大,带着居高临下的傲慢。
我坐在傅承渊左手边靠后的位置,作为特别助理,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资料。手心微微出汗,但内心却异常沉静。
谈判一开始,就陷入了胶着。
北美团队果然揪住技术授权和分成比例不放,寸步不让,言辞犀利,甚至带着轻蔑。
傅氏团队据理力争,但对方显然有备而来,步步紧逼。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傅承渊一直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就在北美团队的代表,一个叫安德森的中年男人,再次咄咄逼人地重申他们的底线时。
傅承渊停止了敲击。
他缓缓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