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知道会这样。我马上修改。他的声音颤抖,充满了羞愧。
王经理叹了口气:张诚,你太天真了。职场不是学校,不是你努力就有好成绩。你需要学会分辨真假,学会保护自己。以后别再犯这样的错误。他挥了挥手,示意张诚离开。
张诚低着头,羞愧难当。他回到工位,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真诚和努力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环境。
下班后,他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街灯昏黄,行人匆匆。他感到孤独而无助,心中充满了迷茫。他想起了父母的期望,想起了自己当初的梦想,却发现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他问自己:我该怎么办难道我真的不适合这里吗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小李打来的电话。他接起电话,小李的声音传来:张诚,听说王经理对你发火了,你没事吧
张诚苦笑:没事,我会调整的。
小李安慰道:别放在心上,王经理就是那样,过两天就忘了。你以后有事可以直接问我,别再找外人帮忙了。
张诚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谢谢你,小李。
挂断电话后,张诚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他决定暂时放下烦恼,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再战。然而,他没想到,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第二章:背叛与觉醒
一个月后,公司接到一个大项目,需要与一家国际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款产品。市场部全体动员,准备投标方案。张诚被分到数据分析组,负责整理市场调研数据。他深知这是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于是加班加点,力求做到完美。他每天早出晚归,埋头于数据海洋中,力图找出最准确的市场趋势。他发现,目标客户群体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于是他在方案中加入了环保元素,提出使用可回收材料和绿色包装。他觉得这个点子很新颖,应该能打动客户。
然而,当他将数据报告交给组长时,组长却皱起了眉头:张诚,你这个环保主题,虽然听起来不错,但你有没有考虑成本可回收材料比普通材料贵20%,这会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利润率。组长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名叫周强,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张诚解释道:我查过,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而且,这也能提升品牌形象,长期来看是有利的。他拿出笔记本,指着自己整理的数据,试图说服对方。
周强摇了摇头:你太理想化了。公司的首要目标是盈利,不是做慈善。这个项目预算有限,我们不能冒险。他的语气冷淡,像是在教训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张诚有些不甘心:可是,如果我们不创新,迟早会被市场淘汰。我觉得值得一试。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倔强。
周强叹了口气:张诚,你的心思我理解,但现实就是这样。我们需要稳妥的方案,不能有闪失。你还是把数据改一下,突出性价比和功能性吧。他挥了挥手,示意讨论结束。
张诚无奈地点了点头,回到工位修改数据。他心里很不舒服,觉得自己被束缚住了手脚,无法发挥创意。他想:也许自己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他盯着电脑屏幕,屏幕的光映在他的脸上,显得有些憔悴。
就在这时,小李走过来,笑着说:张诚,听说你在做环保主题不错啊,很前卫。他的语气轻松,像是在聊天。
张诚苦笑:组长不认可,他觉得成本太高。
小李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灰心,我有个办法。你可以把环保作为附加值,而不是核心卖点。这样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不增加太多成本。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
张诚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谢谢你,小李。他感到一阵振奋,觉得自己又看到了希望。
客气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