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竟与母亲生前常穿的衣服相似。朱春登心中一紧,难道母亲和妻子曾在此处停留过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朱春登和亲兵们赶紧出去查看,只见几个村民正押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那老头看见朱春登,吓得浑身发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侯爷饶命啊!侯爷饶命!小的什么都不知道!

    朱春登皱了皱眉,问道:你知道些什么如实说来,若有半句假话,定不轻饶!老头战战兢兢地说道:侯爷,小的前些日子在这破庙附近,看见过两个女人,一个年纪大些,一个年轻些。那年轻的女子扶着老的,看着很是狼狈。小的本想上去帮忙,可被一个凶神恶煞的婆子拦住了,那婆子说……说她们是不祥之人,让小的赶紧走。小的害怕,就没敢多问。

    朱春登心中一凛,那凶神恶煞的婆子,难道就是宋氏他继续追问:那两个女人往哪个方向去了老头指了指庙后的小路:她们沿着这条路走了,小的就看到这些,求侯爷饶命啊!

    朱春登让人放了老头,沿着庙后的小路追去。小路蜿蜒曲折,通向一片荒林。朱春登在荒林中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但他心中坚信,母亲和妻子的死绝非宋氏说的那么简单,他一定要找出真相,让母亲和妻子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回到侯府,朱春登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心中越发坚定了查案的决心。他知道,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而此时,宋氏在自己的房内,正坐立不安。她担心朱春登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万一真相被揭开,她将万劫不复。她在房内来回踱步,盘算着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第2章:粥棚惊现故人影

    数日后,朱氏祖茔附近,一座巨大的席棚拔地而起。朱府门前车水马龙,朱春登以平西侯之尊,散尽朝廷赏赐的财帛,广设粥棚,施舍衣食,周济四野孤寒。他一身素服,亲自立于棚前,看着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捧着热粥千恩万谢,心头那巨大的空洞却丝毫未被填满。每一张陌生的、充满苦难的脸孔掠过眼前,都像是在无声地诘问:他的母亲,他的锦堂,是否也曾如此挣扎求生,最终却倒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寒风凛冽,卷着细雪,天地间一片灰蒙。朱春登负手立于棚外,望着蜿蜒而来的乞食长龙,目光空洞。他视线掠过那些麻木的面孔,投向更远处苍茫的田野,落在那祖坟旁两株虬枝盘曲、落满积雪的老槐树上——双槐树,朱家世代守护的标记。就在此时,两个极其微小的黑点,在风雪弥漫的地平线上艰难地蠕动着,仿佛随时会被这无情的天地吞噬。

    近了,才看清是两个乞丐婆子。老的几乎被那年轻些的完全背在背上,两人都裹着辨不出颜色的破布烂絮,在深及脚踝的积雪里挣扎前行。每一步,都耗尽了她们残存的生命力。那年轻的女子,单薄得如同一片枯叶,被沉重的负担和刺骨的风雪压弯了腰,每一步都深深陷入雪窝,又用尽全身力气拔出,再陷下。她的脸颊深深凹陷,嘴唇干裂发紫,只有一双眼睛,在凌乱枯发间偶尔抬起时,竟还残留着一点微弱却异常执拗的光。

    她们终于挪到了粥棚附近,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瘫倒在雪泥混杂的地上,离那些排队领粥的流民尚有几步之遥。人群投来或麻木或嫌恶的目光,无人上前。老妇人剧烈地咳嗽起来,枯瘦的身体蜷缩成一团,仿佛要把心肺都咳出来。年轻女子挣扎着爬起,踉跄着走向一个刚喝完粥、正粗鲁地抹着嘴的汉子,声音嘶哑微弱:大爷……行行好……碗底的……碗底的那点糊糊……赏给我婆婆……她快不行了……她伸出冻得青紫、布满裂口的手,指向地上蜷缩的老妇。

    那汉子斜睨了她一眼,不耐烦地啐了一口:滚开!晦气!随手将那只残留着一点粥汤黏底的粗陶碗扔在雪地里。

    年轻女子眼中那点微光黯淡了一下,却没有哀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风雪双槐树简介 >风雪双槐树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