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朱元璋:污蔑啊!你这是纯污蔑!
能保证经济健康运行,不出现通货膨胀,也不出现通货紧缩。
但很显然,老朱并没有这个意识,完全是把宝钞当成会下金蛋的鸡来用。
缺钱了就印。
长此以往下去,自然会变得不值钱。
就比如这一贯钞,表面上是一贯,可实际上在进行民间交易时,实际的价值却会低于一贯……】
“瞎扯!一贯钞就是一贯钞!
一贯钞就是一千文。
这上面写的明明白白,在这宝钞上面还印着呢!
这事错不了。
怎么就不值一贯了?”
朱元璋吹胡子瞪眼。
“宝钞不值钱的原因不止这一个,比如朱元璋这边,规定那些出现损坏,或字迹不清的宝钞,不得在市面上流通。
需要换成新钞才可使用。
这个规定明显是很不错的。
可以有效的防止假币流向市场。
但是,老朱还有别的规定,不免费换钞。
想要把旧钞换成新钞,需要交一定的手续费。
比如,把一贯旧钞换成新钞,需要拿二十文钱。
而如此一来,这一千文就变成了九百八十文。
百姓一个子儿都没花,就平白少了二十文。
关键是宝钞和铜钱这些金属货币还不一样。
并不能长久的保存下去。
往往流通个三到四年,就需要更换一次。
按照四年一换的更新频率算的话,等于说十二年下来,不说别的,仅仅是这换钞,就要损失六十文。
一贯钞,变成了九百四十文。
这也是为什么,洪武时期,明宝钞推行后,许多人都不乐意使用宝钞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元璋面色有些红。
“咋免费换钞?
一贯钞收入二十文费用贵吗?
一点都不贵。
咱这里印刷宝钞,需要做宝钞的匠人,以及各种材料,这些不需要钱吗?”
他对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反驳光幕。
【宝钞贬值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朝廷只发布宝钞,却不回笼宝钞。
比如朝廷这边,支付官员俸禄,将士赏赐,以及赈灾等事情时,使用宝钞。
同时还规定,民间不得流通金银。
通过种种手段,用来大力推行宝钞。
可是在收税的时候,却往往不愿意收宝钞。
百姓们想要用宝钞交税,必须要用没有破损的宝钞。
并且,还不能全都用宝钞,需要搭配一定的铜钱,谷物,布匹等实物。
宝钞只能在里面占比两成到三成。
宝钞是朝廷这里,以皇帝的名义,所发行的信用货币。
作为信用货币,最重要的就是信用二字。
连发行宝钞的朝廷都嫌弃,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众多百姓对宝钞有信心,认同宝钞的价值,又谈何容易?”
“咱这样做,是有苦衷的,这收税,哪能只收钱?
肯定是要收谷物的。
再说,从官员,到地主士绅,再到众多百姓,本身就喜爱铜钱,不喜爱宝钞。
咱要是不把他们手里面的铜钱多多的给收走,那他们岂不是更加不愿意使用宝钞了?”
朱元璋再次出声解释,不过声音已经没有之前那般的响亮了。
气势也显得没那么足。
【老朱在别的很多事情上,做的还是不错的。
可是在这宝钞上面,着实是异想天开,也着实不当人。
他这个贫民出身,且又一直说不曾忘记寻常百姓,痛恨贪官污吏,知民间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