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章 咱的标儿,居然活了六十九岁?!
    “咱没有!”

    “咱没有收割百姓!”

    “咱没有!”

    “在这里胡说八道,血口喷人,少它娘的放屁!!”

    “你说咱别的咱认,你说这个,咱它娘的就是不认!”

    “咱什么时候用宝钞收割百姓了?

    咱说了把百姓放在心上,又岂是嘴上随便说说而已?

    元朝的时候,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各个地方遭了灾,朝廷不仅不赈灾,反而还变本加厉,不顾百姓死活,加收赋税,逼着百姓去死。

    咱大明建立以来,积极赈灾,哪里发生了灾祸,咱没有第一时间让人竭尽全力去救灾?

    不仅救灾,咱还根据受灾情况严重的程度,给各个受灾的地方,减免赋税。

    中都城上,李善长这个韩国公,欺上瞒下,修中都不按咱的规定来。

    把百姓往死里用。

    导致很多百姓,因修中都而死,或者是落下残疾。

    咱知道后,把那即将修好的中都城,都给废了!

    那是咱心心念念,一直想要修建,并迁过去的中都!

    咱立刻花大价钱抚恤百姓。

    众多税务官欺上瞒下,徇私舞弊,贪墨钱财,侵吞民脂民膏。

    涉及到全国各个府县的主印官,以及报税官。

    多达三千多地方官员参与其中。

    朝堂上,还包括户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

    咱是一点儿没手软。

    户部尚书,两个侍郎,全都给杀了,腰斩弃市!

    一千多名入京报税的官,全部杖八十,流放三千里!

    这些人,熬过杖刑和流放,活下来的不足百人。

    地方上的一千多主印官,则尽数斩首。

    多少人劝咱,不能牵连如此之广,法不责众。

    不然会天下震动,弄不好便会危及社稷。

    可咱还是把他们给杀了!

    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贪官污吏贪污成风,上欺朝廷,下欺百姓。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杀不足以震慑人心!

    咱还设立登闻鼓,允许各地受了冤屈,在地方上无法伸冤的百姓,可以前来京师敲登闻鼓。

    任何人不得阻拦。

    登闻鼓响,咱哪怕再忙,都要立刻放下手头的所有事务,前去接连敲响登闻鼓的百姓。

    把事情给处理好。

    洪武五年,登闻鼓响,所有牵扯其中的勋贵、跟着咱打天下的那群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跟着吃了瓜落。

    咱还立下铁碑,给他们定规矩,往后再犯,谁都不饶。

    怕百姓们有了冤屈,不敢来敲登闻鼓。

    咱还专门派人下去,挨家挨户给他们解释,让他们不要怕。

    遇到那些过分的贪官污吏了,甚至于可以让他们,以民抓官,逮到京师。

    咱亲自过问,且百姓无罪。

    纵观史书以来,有几个帝王能做到咱做的这些?

    你它娘的却说咱忘记了百姓,说话不算话。

    说咱用宝钞收割百姓?

    你放屁!!”

    朱元璋情绪激动,单手指着光幕,出声怒斥,双目圆瞪,声势骇人。

    “重八,重八,消消气儿,消消气儿。

    仙幕只是说宝钞的事儿,并没有从别的地方说重八你忘了百姓。

    重八你这颗心是怎么想的,当上皇帝后,对百姓又是如何,我都看在眼里。

    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很清楚。

    重八你自打登基,夙兴夜寐,每日辛劳,从不敢懈怠。

    莫非真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简介 >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目录 > 第27章 咱的标儿,居然活了六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