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地一拍桌子:“把民兵营拉起来!年轻力壮的,都得上!</p>
这是打仗!保家卫村的仗!”</p>
民兵营,这个在和平年代几乎被遗忘的组织,瞬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p>
名单很快拟好,都是村里十八到四十五岁、身体没大毛病的青壮年。</p>
刘开强的名字,赫然在列。</p>
他今年二十五,正是绝对的主力。</p>
通知是在村务通知群里发布的。</p>
而王东也看到了,因为这一年他24,也是民兵营的一员。</p>
微信里,他给刘开强发信息。</p>
“强子!民兵营点名了!</p>
明早八点,村委会集合!</p>
要发袖章!守路口!”</p>
他比划着,唾沫星子在冰冷的空气里飞溅。</p>
“妈的,跟真打仗似的!”</p>
刘开强接过那张印着鲜红村委会公章的通知,薄薄的纸张仿佛有千斤重。</p>
他知道,躲不过。</p>
在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在这种时刻,没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p>
这是责任,也是融入这个体系、获得某种“正当性”的必须。</p>
第二天清晨,天色阴沉,寒风刺骨。</p>
村委会不大的院子里,已经聚集了二百多个青壮年。</p>
大多穿着臃肿的棉袄,脸上带着没睡醒的惺忪和一丝被临时征召的茫然或兴奋。</p>
王东和李铁也在其中,裹着厚厚的旧军大衣,搓着手,跺着脚取暖。</p>
王政策穿着一身政务夹克装,腰板挺得笔直。</p>
站在台阶上,手里拿着一摞崭新的红袖章。</p>
“村民们!”</p>
王政策的声音带着一种久违的、战场动员般的沙哑和力量。</p>
“现在是非常时期!病毒就是敌人!</p>
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战场!</p>
守好路口,就是守住咱全村老少爷们的命!”</p>
他目光如电,扫过下面一张张年轻或不再年轻的脸。</p>
“我丑话说在前头,这不是儿戏!</p>
是命令!是责任!</p>
谁要是怂包软蛋,临阵脱逃,别怪我翻脸不认人!”</p>
一番简短却极具压迫感的训话后,开始分配任务和袖章。</p>
刘开强等人被分到了村西头通往省道的主路口,那是进出村子的咽喉要道,任务最重。</p>
他大哥刘开阳等人则被分去守两条相对偏僻的田间小路。</p>
当那印着“执勤”两个黄字的红袖章套上刘开强的手臂时,一种沉甸甸的、冰冷的束缚感传来。</p>
村西口,省道边缘。</p>
一张破旧的课桌,两把吱呀作响的木椅,一个额温枪,一本登记簿,一面用竹竿挑起的红旗,上面写着“疫情防控检查点”。</p>
这就是刘开强的“烽火台”,和他搭档的是王东,李铁,以及另外几个人。</p>
大家一个班负责四个小时,因为是过年期间,天寒地冻的。</p>
村里要求大家把车开来,一般是四个人在外边待会,另外四个人上车休息。</p>
寒风像刀子一样,无遮无拦地从空旷的田野刮过来,穿透厚厚的棉衣。</p>
刘开强裹紧了母亲硬塞给他的旧军大衣,说是这玩意更抗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