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这信封又勾起了我对那个温柔“纸片人”的怀念。</p>

    我需要它。</p>

    我又恨透了这份需要。</p>

    信封里没有情书,只有一张从旧报纸上剪下来的报道,纸张已经泛黄,带着一股陈旧的气息。</p>

    标题是:《被遗忘的城市角落:一场关于“文化快闪”的民间艺术行为》。</p>

    内容讲的是国外一个艺术团体,在废弃的电话亭、老旧的报刊亭这些即将被拆除的城市遗迹里,办小型的主题快闪,结果意外引爆了社交网络,还带起了一波怀旧热潮。</p>

    我的第一反应:郁衡。</p>

    但我立刻否定了。</p>

    这不符合他“压力测试”的变态逻辑。</p>

    他是出题老师,唯一的爱好是看着考生抓耳挠腮然后挂科,绝不是那种会往考生口袋里塞小抄的善人。</p>

    那么……是陶夭?</p>

    那个“桃夭汽泡”的年轻创始人?一个浑身散发着“哥哥我不是来赚钱的,我是来交朋友的”文艺气息的年轻人。</p>

    用这种方式来偷偷支持我,好像也说得通。</p>

    “文化快闪”。</p>

    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直接劈开了我那团浆糊似的脑子。</p>

    对啊!</p>

    线上话题是空的,但线下的快闪是实的!</p>

    它用最低的成本,就能制造出最高的视觉冲击和话题度!</p>

    它能聚集人气,能产生真实的、即时的、并且极富感染力的情绪数据!</p>

    这不就是对抗郁衡那套冰冷的数据模型,最完美的武器吗?!</p>

    用最真实的人类情感,去攻击他算法的逻辑奇点!</p>

    我的思路彻底打通了。</p>

    我把线上故事征集和线下快闪结合起来,一个全新的计划浮出水面——“城市记忆唤醒”计划。</p>

    邀请全城网友分享和这座城市有关的老照片、老故事,然后我们在线下完美复刻照片里的场景,搞一场沉浸式的“回忆快闪”。</p>

    第二天一早,我顶着一对可以媲美大熊猫的黑眼圈,召集团队开会。</p>

    我把连夜赶出来的全新执行案拍在桌上。</p>

    我没跟他们扯什么情怀和梦想,那些东西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p>

    我直接告诉他们,我们要怎么用一个即将被拆除的报刊亭,撬动整个城市的集体回忆。</p>

    “……线上征集到的最动人的故事,我们会用两天时间,在报刊亭原址1:1复刻。所有的物料,包括旧报纸的油墨味,老式电话的话筒线,甚至是一旁歪脖子树上被风吹起的塑料袋,我们都要还原。”</p>

    “活动当天,故事的主人公会作为第一位体验者。然后,这个空间会对所有人开放。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打卡点,这是一个活着的,可以触摸的记忆胶囊。”</p>

    我说话的时候,感觉自己不是在开会,是在搞传销。</p>

    我把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可以摸得着的步骤。</p>

    从场地勘景到物料采买,从线上预热到现场执行,每一步都清晰得像是游戏里的新手教程。</p>

    原本一个个心丧若死的同事,看着我,眼神慢慢变了。</p>

    那点被现实浇灭的火苗,被我用“画大饼”这股东风,重新吹燃,越烧越旺。</p>

    会议刚结束,我的手机就响了。</p>

    是陶夭。</p>

    他的声音像是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乙游老公从天降,而我只想搞事业简介 >乙游老公从天降,而我只想搞事业目录 >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