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掏出一个小本子,那是他的行医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村民的病情。“今早去看李大叔的时候,他还说头晕得厉害,现在好些了吗?还有张婶家的小丫头,高热退了没?”</p>
苏清鸢蹲在父亲身边,一边帮他捶着背,一边轻声说道:“我刚才回来的时候,路过李大叔家,听见他在院子里说话,声音比昨天洪亮些了。张婶家的小丫头我也去看了,体温降了点,但还是没精神,我把采的薄荷煮了水给她喝,让她娘多给她擦几遍身子。”</p>
苏景然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那就好,那就好。这疫病来得蹊跷,症状又复杂,能稳住就好。” 他顿了顿,眼神突然变得有些凝重,“只是…… 今天又多了三个村民染病,都是高热呕吐,跟之前的症状不太一样,我怕这疫病还在变。”</p>
苏清鸢的心又提了起来。这瘟疫已经爆发快半个月了,起初只是几个人出现高热咳嗽的症状,苏景然以为是寻常的暑气,开了些清热的药方,可没想到,没过几天,染病的人越来越多,症状也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开始呕吐、便血。苏景然把家里的存药都拿了出来,每日熬药、施针,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可疫病却像是一张无形的网,越收越紧,把整个清溪村都罩在了里面。</p>
“爹,要不要去城里请大夫来看看?” 苏清鸢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里的想法。她知道父亲是村里唯一的郎中,医术在附近几个村子里也是有名的,可这次的瘟疫实在太奇怪了,父亲已经撑了这么久,她真的怕父亲撑不住。</p>
苏景然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没用的。前几天我让村里的后生去城里报信,可他回来却说,城里也爆发了疫病,各大药铺的药材都被抢空了,大夫根本顾不上咱们这小村子。再说,从这里到城里要走两天的路,就算能请来回,也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村里的人等不起。”</p>
他的话像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苏清鸢的心上。她看着父亲疲惫的脸,心里又酸又疼。父亲今年已经五十六岁了,年轻时为了学医,走南闯北,落下了不少病根,尤其是肺疾,一到换季就容易发作。这次为了救治村民,他更是把自己的身体抛在了脑后,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吃的也是粗茶淡饭,身体早就垮了。</p>
“爹,您今天就别再去看病人了,好好休息一天吧,村里的事有我呢。” 苏清鸢握住父亲的手,他的手很凉,指节因为常年抓药、施针,变得有些粗糙,上面还有几道细小的疤痕,那是他年轻时采药时被荆棘划伤的。</p>
苏景然拍了拍女儿的手,眼神里满是欣慰:“我的清鸢长大了,能替爹分担了。” 他站起身,走到里屋的书架前,从书架最上层取下一个紫檀木盒子,盒子上刻着精致的花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他把盒子放在桌上,轻轻打开,里面铺着红色的绒布,放着一本线装的医书和一套银针刺。</p>
那本医书的封面上写着 “青囊医经” 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纸页已经泛黄,边角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苏清鸢认得,这是苏家的传家宝,据说是祖上留下来的,里面记载了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方法和药方,父亲平日里视若珍宝,从不轻易示人。而那套银针刺,一共有十二根,针身光亮,针尖锋利,是父亲当年特意请城里最好的银匠打造的,平日里只用它来给重症患者施针。</p>
“清鸢,你过来。” 苏景然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示意苏清鸢走到桌前,眼神里带着一种苏清鸢从未见过的郑重。“爹知道,这次的瘟疫不简单,爹的身体…… 恐怕撑不了多久了。”</p>
“爹!您别胡说!” 苏清鸢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她伸手捂住父亲的嘴,声音带着哭腔,“您一定会好起来的,等瘟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