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太和殿内,是死一般的寂静。</p>
落针可闻。</p>
皇帝的声音仿佛还在梁柱间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所有人的心上。</p>
他刚刚说了什么?</p>
他说,这份连八股文体例都不符,言辞堪称粗野的策论,是今科状元之选?</p>
姬紫月彻底僵住了。</p>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甚至忘了自己身在何处。</p>
她预想过无数种可能,想过沈枫会交上一份白卷,想过他会胡言乱语,甚至想过父皇会为了保全她的颜面,勉强给个同进士出身。</p>
她唯独没想过这个。</p>
状元?</p>
他怎么配!</p>
他凭什么!</p>
就凭那句一石四鸟的狂言?</p>
“父皇,您......”姬紫月下意识地开口,声音干涩。</p>
皇帝却摆了摆手,目光锐利如鹰,扫过阶下那几位已经面露惊愕的礼部大臣。</p>
“怎么,你们有异议?”</p>
为首的礼部尚书张廷玉,一个年过六旬的老臣此刻脸色涨得通红。</p>
他颤巍巍地出列,躬身道:“陛下,万万不可!”</p>
“科举乃国之大典,取士之道,首重文采,次论德行。”</p>
“此篇策论,虽有几分新奇之见,但其文笔粗陋,不合规制,毫无文采可言!”</p>
“若立此等文章为状元,岂不令天下读书人耻笑?我大周文风,将荡然无存!”</p>
张廷玉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身后几名官员立刻附和。</p>
“张大人所言极是!此等歪才,难登大雅之堂!”</p>
“请陛下三思,莫要因一时之奇,而坏了百年之规矩!”</p>
大殿之内,反对之声此起彼伏。</p>
他们都是浸yin经义数十年的老儒,将文章的风骨与体例看得比命还重。</p>
沈枫那份策论,在他们看来,就是一堆毫无章法的土话,是对应试文章的亵渎。</p>
皇帝冷眼看着他们,脸上没有丝毫波澜。</p>
他拿起沈枫的卷子,轻轻一扬。</p>
“文采?规矩?”</p>
皇帝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p>
“朕问你们,花团锦簇的文章,能让边关的将士吃饱饭吗?”</p>
“合乎规矩的八股,能让北方的蛮族俯首称臣吗?”</p>
“不能!”</p>
皇帝猛地一拍御案,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众人心头一颤。</p>
“朕要的,是能为国分忧的良策,是能安邦定国的栋梁!”</p>
“不是一群只会咬文嚼字,满口之乎者也的废物!”</p>
皇帝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在殿内回响。</p>
张廷玉等人被骂得面色发白,嘴唇哆嗦,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p>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p>
谁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p>
皇帝的目光落在了那份被他视若珍宝的策论上。</p>
他的语气缓和下来,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光亮。</p>
“此策,名为开中,虽是借前朝之法,却推陈出新,一策而解四难!”</p>
“若此法能成,边关再无粮草之忧,国库可免巨额开销,流民得以安顿,盐政弊端亦可肃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