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也管过,那些商贩就是一句话,粮食稀缺,成本贵,自然得卖高价才能回本,袁大人若嫌贵,那他们就关门。袁大人虽是个知府,却因之前打仗的原因受沙丘城管制,那边不松口,他就拿不到钱拿不到粮,商铺再一关门,老百姓们就只能等死,因此他不能管。”
宋令仪听了迎风的话,面色铁青:“袁大人既然遇了难题,为何不往上报?朝廷总不会置之不理。”
迎风反问:“公主可知袁大人要想给京里递上一封奏折,沿途要经过多少人的手?”
宋令仪有些不敢置信:“你的意思是有人敢在奏折上动手脚?”
“奴婢只知袁大人的奏折光是离开边境地界就得经过沙丘城,溪山城,省府三道手,进了京城,先由通政司入内阁,再到皇上面前,这重重关卡,袁大人的奏折能不能送到御前,送到御前又是个什么模样,谁也不知道。”
迎风脸上是藏不住的讥讽:“物价高涨,百姓们卖儿卖女卖田地,总有人因此获利,也希望能维持现状。”
宋令仪追问:“可如今我来了,他们难道不怕我告状?”
迎风道:“公主之前在溪山城的表现可能降低了他们的戒心,而且他们也有把握,公主的信到不了京城,就算能进京城,也到不了皇上手中。”
“最后,即便皇上真的得知此事,派人来查,想必他们也有信心能够全身而退吧。02 ”
宋令仪的思绪被这话带跑偏:“咱们的信真的到不了京城?”
迎风解释:“公主放心,王府有送信通道,任何人也拦不住。”
宋令仪点头:“哦,也就是说我的信若直接寄出去,真的会被检查一遍才能送出去,改明儿我就写封信把这沿途的官员都骂一遍。”
迎风:“……”
宋令仪在京城时决定自带粮商布商盐商入场,只是为了防止孤立无援被人拿捏,此时却派上了大用场。
在宋令仪抵达长平城的第四天,也就是招工的当天中午,宋府管家宋福作为北边粮店的大管事,带着粮食过来,与他同行的还有选出的布商和盐商。
宋令仪得到消息后,连招牌都来不及做,找了个空铺,当天就开始营业。
“宋记粮店新开张, 陈米五文一升,今年新收的大米十文一升,小米六文一升,刚磨的面粉八文一升,还有各种杂粮,品类齐全,价格从优,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进来看一看,瞧一瞧。”
这声叫卖如同石破天惊,让沉寂已久的长平城彻底沸腾。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粮店门口已经水泄不通。
好在宋福早有准备,赶紧命人搬来栅栏将将客人逼退出去, 然后组织众人有序排队。
“请大家放心,我们的粮食充足,近日也不会涨价,确保每个人都能买到平价粮,大家赶紧排好队,排好队就能开始买粮。”
伙计们齐声吆喝,声音传出老远,挤成一团的人群在伙计们的指挥下,总算排成两列队伍。
第一个买粮的是个半大孩子,他看着铺子里堆在箩筐和布袋中的粮食,不停咽口水。
最终在几番犹豫之后,买了两升陈粮和半升小米,半升面粉。
那小子拎着三个布袋出来,后面的人忙问:“小舟,你买这些多少钱,他们是骗人的不?”
小周笑得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没骗人,他们没骗人!陈米真是五文一升,我买这些只要十七文。”
“十七文?!十七文竟能买这么多粮食?”
“老天爷啊,我们终于得救了,我们能活下去了”
“爷爷,爷爷你听到没,长平城终于有五文一升的粮食,咱家也吃得起,我去通河,每天能拿十个铜板,可以买两升粮食!”
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