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宋令仪点点头,示意锦心继续说。
商行没什么特殊情况,锦心将货物的大致数量说了下,接着便说起宋令仪最关心的事。
“殷正道纳小妾不到半个月就中风了,歪嘴斜眼,说话都困难,大夫说是纵欲过度,殷姑娘怒急,将小妾送去田庄,然后以极快的速度接管家业。”
“殷正道病了,之前牢牢掌握的行销之路轻易被殷姑娘接手,跟着他的酿酒师也都纷纷转投殷姑娘名下,殷姑娘短短几天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家主。”
“殷正辉和殷桃花想要使坏也无处下手,只能日日在纪府门口哭诉,说殷姑娘要逼死叔叔姑姑,殷姑娘旋即拿出一摞欠条,逼着二人还债,如果不还债就要告去官府,落实了两人给她编造的坏名声。”
“殷正辉和殷桃花无法,转头又去找殷正道,但殷正道如今自顾不暇,哪里能给弟弟妹妹撑腰,反倒是被气得更严重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殷姑娘当即将消息放出去,说叔叔姑姑眼见她父亲生病,便想先气死父亲再逼死她,然后吃自家的绝户,殷姑娘的手段……”
锦心想了想,实在没有合适的说辞,只能略过不提:“总之殷姑娘如今已经成了殷家当家人,因此奴婢在回来之前将商铺的事情交给了她。奴婢临行前,她托奴婢给您带封信。”
锦心说完,双手将信呈上。
宋令仪接过后扫了一眼,都是些表忠心的话。
她将信放在一旁,垂眸问:“锦心,府衙那边可有什么情况?”
这个问题太广泛,锦心在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按照潜意识回答:“公主,奴婢离开前问过孟将军,孟将军说新知府年前不一定能来,即便来了,安王殿下也得花些时间与之交割,他们怕是要留在溪山城过年。”
宋令仪:“……”
她诧异地看了锦心一眼。
自己的想法竟如此明显?
她抹了抹鼻子,有些尴尬道:“路上辛苦了,回房休息吧,这两天不必过来伺候。”
锦心点头应是,行了个礼后往外走,心里则十分纳闷,为什么正说着话,公主的脸突然红了。
……
进入十二月,天气越来越冷,长平城里却越来越热闹。
城里突然多了两万人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城里有两千多个女子要在年前成亲。
男方要置办聘礼,女方要置办嫁妆,还得置办喜宴要用的东西,因此街上的铺子越开越多。
此前特意从溪山城带回来的红布和喜服简直供不应求,才摆出来几天就全都卖完了。
宋令仪听锦心几人描述城里的热闹景象,最终好奇心战胜了畏寒的心理,裹着狐裘出了门,去了最热闹的兴泰街。
锦心在旁边小心搀扶宋令仪,笑问:“小姐,您还记得第一次走在这条街上时的模样吗?”
才过去两个多月,宋令仪如何不记得?
她感慨道:“当时咱们从街头走到街尾,总共只看到了六个人,其中还有两个是铺子的伙计,一条街三十六个铺面,只有四家开了门,但铺子里一个客人都没有。”
“我当时就想,任务要比想象中艰巨许多,我怕是要在这里留上两三年。”
“那时候怎么能想到,仅仅两个月之后,街上就会出现如此盛况。”
迎霜在前面开路,避免有人冲撞,听到宋令仪的话,她回头钦佩道:“说到底还是小姐聪慧能干,若换了别人来,绝对没有这样的效果。”
宋令仪也觉得自己确实有些功劳,因此并不谦虚:“我也觉得长平城能有这副景象,我功不可没!”
“当然,你们也辛苦了,如果没有你们襄助,不会有这样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