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知青
啥
听到赵德宝这种情况都不想放弃,还要去一趟县里。
纵是周雪芳脾气还算温和,且十分疼爱小儿子,也免不了火气一阵上涌。
咋就好说歹说听不进去呢
你就不能好好上学,好好考试,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吗非要折腾这、折腾那,把自己折腾成别人眼中的盲流,把自己一辈子都毁了就高兴了!
明明之前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难道……
说!你是不是又和沪上来的那个女知青玩了那个小丫头片子给你灌什么迷魂汤了投机倒把四个字你会不会写
我跟你说,你给我离她远点。那丫头干活一点都不积极,你看咱村有人和她走得近吗你可别受到她的影响!
不行,我去知青点找她去……!
赵德宝满脸懵逼的拉住周雪芳,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怎么就突然扯到村子里的女知青身上了在您眼里,您儿子这思想滑坡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妈,妈,你别激动。你听我说,这事和跟人家白知青一点关系都没有!
赵德宝承认人家白韵白知青窈窕可爱、青春貌美,说起话来还颇有南方吴侬软语的软糯味道。就连经历了乡下生活磨砺的皮肤面容,也比这边的妹子娇嫩了不少。
仅仅从审美角度来说,虽不符合时下80年农村的审美观,但绝对足以让阿宝这个懵懂少年心驰神往。
可,仅此而已!
他真的和人家只是普通熟人关系,连朋友都算不上。赵德宝和人家不止差着岁数,重生前更是因为害怕村里流言,以及还有对于美丽异性的天然羞涩,话都没敢多说几次!
而且在赵德宝的记忆中,人家白姑娘几个月后就通过家人找到接收单位,直接回城了!
真的没关系周雪芳满是怀疑的看着儿子。
真的!您看您儿子啥时候和她走得近过而且就说人家一注定回城的人,哪会和您儿子牵扯在一起啊。虽然您儿子长得确实帅,但还没帅到让人家放弃回城的地步吧
这个确实,还没有长开的赵德宝充斥着这个年纪特有的十足少年感。清澈、活力皆有,唯独这个帅气,确实还差一些年岁的成长。
切,我儿子这么俊,还这么有才,迟早也是要做城里人的。凭啥她看不上
……合着看上,看不上都不对是吧
娘,您也别想太多。我就是感觉自己长大了,想挣点钱、弄点肉吃,同时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其实严格来说,赵德宝家的收入条件,在他们村绝对算的上很不错那一档。仅仅是比不上村长、村支书那些村领导,在村民中,基本上可以说是拔尖了。
这一切可是全凭老赵赵建国,有着一手做农村大席的手艺!周围村镇几万人范围,老赵这一手红白事做席的本事,任谁说起来都得竖个大拇指。
咱不是说味道做出来有多惊艳,就是他对于火候、材料、速度以及出品的稳定控制,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而偏偏这一点,对于追求绝对不能出岔子的红白事来说,那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老赵才能时不时的出门挣一次劳务费。拿到二、三块钱的同时,还能拎回来点零星的油水给孩子们开开荤。
按理说老赵这个收入养活一大家子本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养的白白胖胖难度也不高。
可是赵德宝的童年记忆中,家里一直不宽裕,仅仅能保证玉米面窝窝头能吃个八成饱……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子就在于:挣的不少,花的也不少!
只说一点,从赵德宝的三个姐姐到他自己,赵家的四个孩子,都是被赵建国两口咬牙供着尽可能往上读的!
农村家庭一个孩子要脱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