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7章 朝会之议
    仅仅三月不到的时间,日军便如同犁庭扫穴一般,彻底剿灭朝鲜几乎所有的抵抗力量。

    而此时的大明朝,甚至压根就不相信有这回事!

    狼狈的李昖在逃亡的路途中,便派遣亲信郑昆火速赶往北京,向明朝求援。

    为促成明朝出兵援朝,这个窝囊废不仅遣使向万历皇帝递交了国书。

    还积极游说明朝的内阁大臣,尚书、侍郎、御史。

    甚至就连万历皇帝身边的宦官都不放过,国书上还说什么愿意内附明朝,以彰显诚意之类的狗屁话。

    搞得他好像一直是独立自主的一般,让明朝上下都有些哭笑不得。

    六月的北京城。

    太和殿。

    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

    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饰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有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有镌刻着龙纹的镀金铜叶。

    光是用来承受重量的立柱就有整整七十二根,都是金丝楠木制成。

    而如今在太和殿外,百官都难得的围聚在一起,原因十分简单,许久不上朝的皇帝,今日居然难得的宣布上朝了。

    首辅王家屏的周边围着十几名老臣,细看便能发现这些人多是张居正时期的老臣。

    首相大人,陛下这次为何如此着急莫非是朝鲜国书上面说的事是真的。

    一名面容颇为威武的男人慢腾腾的问了一句,此人乃是兵部尚书石星。

    我也不知啊,不过前些日子,的确接到了朝鲜王求救的国书,只是国书所说太过玄幻,让我有些摸不清真假。

    实际上朝鲜方的国书几乎有些满朝文武都看到了,只是此时不光是他石星。

    就连万历皇帝和明廷的大臣的心中都始终有一个疑惑,那便是日军真的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由对马海峡推进至平壤么

    即便是赶猪,也不见得有这么快的速度,朝鲜人竟然这般听话

    朝鲜虽不是大国,立国已有200余年,如此惨败,着实令人不可思议。

    甚至万历皇帝心中十分不确定,究竟是日本侵略朝鲜是否为真,还是朝日同谋,合伙欺骗明朝!

    这种猜疑当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先前辽东地区民间就已经盛传朝鲜与日本暗中勾结。

    表面上说是日本入寇朝鲜,实际上是由朝鲜国王为向导,引诱日军侵略明朝疆土。

    而且战争爆发以前,就有不少福建海商在传递给明廷的密报中提到,日本要借道朝鲜,朝日合谋入寇大明。

    就在众大臣议论纷纷之际,久没有在群臣面前露面的万历皇帝来了!

    今日朝会是晚朝,待群臣全部进入太和殿以后。

    许久未露面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已然坐在了龙椅上,目光灼灼的看着台阶下的百官。

    前些日子朝鲜国书诸公都看到了吧,王大人,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朝会刚开始,万历皇帝便将问题甩给了王家屏,而后者则是一脸苦楚。

    大明距离朝鲜上千里,这些年李氏王朝也算老实,每年的岁贡都不曾短少。

    平日里还真没人关心这些蛮夷,如今出了事突然问他,岂不是将他往火坑里推。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回禀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坊间流言,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倭寇之事,或许是朝鲜国自导自演之说。

    朱翊钧看着像是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的王家屏,眉头皱的更深了。

    前些日子因为立储之事刚与他吵过,已经有些倦了,只好将目光投向了兵部尚书石星。

    自从申时行因立储之事得罪皇帝丢了首辅的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振大明,从万历三大征开始简介 >重振大明,从万历三大征开始目录 > 第47章 朝会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