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万事俱备东风起
13.
万事俱备东风起
京城里最近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氛围,各种流言甚嚣尘上,说不分明。
原本到了年底,商贾会积极走动,好好挣一笔回家过年。但今年却比往年少了许多人,个个满面愁容唉声叹气。
世道不太平,生意不好做。从年头到年末,大启朝的百姓经历了多场天灾,某些地方还起了不少人祸。
西山匪患愈发猖狂,东境水灾之后,多了数以万计的流民。不少歹人趁机落草为寇,四处劫掠。
只有京城还维持着另一副纸醉金迷的模样,勉强维持歌舞升平的假象。
我不止一次听采买的家仆抱怨,什么都在涨价。粮食也少,赋税却一分未减。类似丞相府这样的权贵,好歹还有些宫里赐下的东西撑着,普通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而就在这个时候,皇帝突然在早朝上宣布,今年的除夕家宴要征用宣王的新别院,大开三日流水席,邀请宫里大大小小的嫔妃、太后、亲王们一起热闹过年。
消息传到民间后,引发了激烈反弹,批评声不绝于耳,但都被官府一一捂嘴,强压了下去。
消息传开不到一旬,柳秉谦激动地跑来和我通气。
大启百姓的怒火被点燃,素来富庶的南都竟第一个反了!起义军纠集了数千人,在腊月初揭竿起义,迅速占领了好几个城镇,活捉了地方官。
紧接着,之前南方竹林出现异象的事再次被拿出来作文章,且钦天院发现凶星的事不知怎么也走漏了风声,传言直指皇帝本人。
这给了起义军很好的借口,深觉自己是替天行道,名正言顺。原本小打小闹的场面声势逐渐壮大,百姓、流民、山匪、草寇......陆续加入,如今已达数万人,一路直奔京城而来。
消息灵通的权贵们,也开始各怀鬼胎,蠢蠢欲动。
不知任时安在这里头担任了什么角色,又有什么具体的打算,柳秉谦没有透露。但我依然嗅到了大事临头的味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柳大夫,您帮忙告知王爷一声。我准备了一份大礼送给他。
翟仲文如今焦头烂额,蜡烛两头烧。
皇帝铁了心不招安,朝廷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也分成好几派,不敢闹皇帝,就天天上政事阁吵架打架;家里翟夫人和翟宁又相继病倒,无人主持过年的事情。见他分身乏术,我便自告奋勇和翟硕一起帮忙。
就这么挺到腊月二十九,终于迎来了短暂的过年休沐。
我站在门口迎接翟仲文。
大人,今日除夕宴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大家就位了。
辛苦了朝云,最近府里多亏你和硕儿。
大人言重。您和夫人早早过来,咱们一起除旧迎新。
得到翟仲文肯定的回答以后,我也回房间洗漱准备。
福嬷嬷帮我换上绛紫新衣,又给我梳好了头,最后插上了一支昂贵的缂丝步摇。我一改往日木讷朴素的装扮,一身装扮极尽高调。
嬷嬷,有点事想让您帮忙去办。
姑娘何事明日就是休沐了,今夜能办得成吗
我今日在府内找到了一件极重要的东西,需得马上交给宣王,里面已修书一封解释了原委。我掏出一个密封锦盒递过去,柳大夫昨日已离府归家,因此这事只能拜托嬷嬷去办。他如今正在别院准备宫宴。
一听是给宣王送东西,福嬷嬷知道事关重大,立即应了下来。
委屈嬷嬷,跟着我和我娘,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
姑娘怎的突然说这种话福嬷嬷嗔怪,老身当年命悬一线,要不是得小姐相救,早见了阎王了,哪还有命活
亏欠嬷嬷良多,无以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