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1章
袭乌巢成功后割下千余被俘士兵的鼻子及所获全部牛马的唇舌向袁绍部示威。而袁绍部也恰恰因此军心大乱从而兵败官渡。如果说先前蔡吉对自家将士的士气还信心十足的话,那此时此刻的她则已然没了当初那份临危不乱的底气。

    经此一幕。将士还会不会信任孤?还有多少人肯随孤背水一战?

    且就在蔡吉心神不定之时,忽听耳边有人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充满男子气概的曲调令蔡吉不觉精神为之一阵。于是她赶紧循声回望,就见幽州治中田畴正站在另一侧的望楼上高声清唱《秦风无衣》。在古战歌的感召下,先是蔡吉身边的将校,再是周遭的守寨的士卒。甚至连带着曹丕和孙权都跟着田畴一同唱起这首《秦风无衣》。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从未听过这首出自诗经的古诗,一些人可能只记得只言片语,但在连续重复几次之后,众人的歌声变得愈来愈整齐,愈来愈嘹亮。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伴随着雄浑的战歌齐营大门嘎然而开。白马银甲的赵云领着一彪铁骑自门内飞闪而出直奔京观而去。对面的公孙军眼见齐军出兵夺旗。也跟着派出一队兵马出营阻截。转眼间两股洪流在两军阵前掀起了一片血与沙的风暴。

    有道是哀兵必胜,乌桓人刚才阵前筑京观的举动无疑是激起了齐军将士的同仇敌忾之情。莫看齐军的人马远少于敌军,士气却是异常的高昂。特别是为首的赵云更是如蛟龙入海杀得周遭血雾翻滚。

    而正当赵云手绰一杆长枪左刺右挑如入无人之境时,迎面撞上一名敌军战将。但见那人使着一柄大锤,二话不说便怒声咆哮着朝赵云迎头砸来。眼瞅着巨锤压顶而来。赵云虎目一凌,错身避过致命一击,手中长枪跟着顺势斜刺递出。一枪贯穿了对方的咽喉。

    公孙军眼见己方大将仅一回合便被赵云挑于马下,再联想到其在河朔留下的赫赫威名,一个个吓得双股战栗,落荒而逃。而周遭的齐军则在赵云的激励下愈战愈勇。不多时便如风卷残云般冲杀到了公孙军阵前一箭之地。

    “放箭!速速放箭!”辕门前公孙康指着越杀越近的赵云歇斯底里地怒吼着。他怎么都没想到齐军在得知援军被灭之后还敢出营夺旗,更没想到自己引以为豪的精锐在赵云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另一头赵云却是丝毫不惧漫天飞矢,就见他侧身匍匐于马背之上,以一招海底捞月一举拔起了战旗,引得齐营上下喝彩连连。

    眼瞅着赵云一举夺下战旗拨马还营,蹋顿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唏嘘道,“赵子龙真乃万人敌。”

    公孙康却是气急败坏地冷哼道,“大人何故涨他人士气灭自家威风?”

    蹋顿努了努嘴刚想出言反讽,就听身后的郭图沉声分析道。“赵子龙虽有夺旗之勇,却无突围之力。有道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锦西援军已被蹋顿大人所灭,蔡安贞亦不过是强弩之末。”

    公孙康听罢郭图所言。面色稍霁地点了点头。虽说今日没能打击到齐军的士气,但好歹蹋顿灭了锦西方面赶来的援军。因此在公孙康眼里蔡吉连同她帐下的齐军俨然已是他公孙康的囊中之物。想到这里公孙康不禁趾高气扬地朝着对面的齐营朗声放言道,“军师言之有理。孤倒要看看蔡吉那贱婢能撑到几时!”

    于此同时蔡吉已然领着一干文武来到辕门下迎接凯旋而归的赵云等人。不可否认先前一战仅是一场微不足道的小胜,既不能扭转齐军目前的劣势,也不能让蔡吉逃出层层重围。但在蔡吉眼里这却是一场远比昔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凤穿残汉简介 >凤穿残汉目录 > 第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