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校商讨了片刻军务,跟着便不动声色地支走了黄盖等人。
待帐内仅剩下孙策与周瑜两人之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疑惑的孙策连忙探身向后者询问道,“公瑾,汝说刘玄德究竟有何居心?”
周瑜见状淡淡一笑道,“刘玄德所图之物,不过自保二字。”
“自保?”孙策听罢周瑜所言。一边捋着修剪整齐的小胡子。一边不置可否地反问道,“刘玄德就如此畏惧曹孟德?”
周瑜却是摆了摆手摇头道,“.现下刘玄德所惧之人,并非曹孟德,而是汝孙伯符!”
“孤?”孙策先是诧异地楞了一下,旋即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嚷嚷道,“原来如此!刘备是怕孤趁曹操北上之机夺其荆州!故先诓孤订下攻守之盟!”孙策说到这里,俊美的脸上不禁透出了一股子骇人的戾气,“哼!想得倒美!公瑾,汝说何时起兵伐刘?孤好斩了诸葛村夫祭旗!”
“下月初七倒是良辰吉日,宜歃血结盟。”周瑜掐指一算道。
“好!就下月…”孙策说到一半。突然瞪起眼睛以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惊呼道,“啥?歃血结盟?”
“正是歃血结盟。”周瑜神色郑重地再次重申道。
“为啥?”孙策胡子一垮郁闷道,“刘备与那诸葛村夫明明是想诓孤。”
周瑜并没有直接回答孙策,而是朗声讲起了《战国策》中的一个典故,“昔年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暴,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闻之曰:善!乃止。”
周瑜说到这里将目光投向了若有所思的孙策,循循善诱道:“依今日之势,曹操便是强秦、渔夫;刘备便是弱燕、河蚌。不知伯符是欲为惠王乎?亦或为鹬?”
周瑜一番引经据典的说辞其实同先前诸葛亮的游说并无区别。但同样的理由从村夫嘴里说出的效果和从义弟嘴里说出的效果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这不,周瑜的话音刚落,孙策便毫不犹豫地点头附和道,“公瑾言之有理,孤这就差人去办结盟之礼。”
可谁知下一刻周瑜却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将话锋骤然一转道,“或许此番孙刘结盟用不着歃血…”
“啊?”孙策眨巴着眼睛望着低头沉思的周瑜,一时间没了方向。
周瑜却在沉吟了片刻后,扬起头冲着孙策悠然地一笑道,“伯符,瑜有一计可定乾坤。”
建安八年三月,正当多数人的还在关注白狼之围进展的时候,一骑流星快马自襄阳东门狂奔而入,替坐镇在此的曹操带来了一则有趣的消息。
“哦?孙策小儿将刘玄德求盟之使逐出了吴营?”襄阳府衙内,曹操坐在案牍前饶有兴致地听着杨修宣读来自东吴的线报。虽说曹军目前的主攻方向已由南方诸郡转向了蔡吉治下的州郡,但曹丞相显然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条有关孙刘两家的消息。
面对曹操的询问,杨修小心翼翼地作答道,“是。据悉被逐之使乃是去年促成四家会盟的荆州名士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曹操微微动容,追问道,“可是水淹子和,助刘玄德逃过长江的诸葛孔明?”
“回丞相,正是此子。据称其已被刘玄德聘为军师中郎将。”杨修略带吃味地答道。可以说几乎每一个谋士都曾想象过自己有朝一日能身挂六国相印纵横捭阖。但最终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而今诸葛亮虽没有达到当年苏秦挂六国相印的程度,却终究是在弱冠之龄凭一已之力促成了四家联盟。并在数月之后又出手救刘备于水火之中。面对这样一个迅速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