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9章
相爱,……

    谭老师沉默半晌,

    道:“是现在的工作有什么不顺心的吗?不用有顾虑,说说你的想法。”

    苏允白摇摇头,“不是的,

    工作上都挺好的。主要是……老师,我离四十周岁还有一段时间,

    而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她到底不是个习惯于大声表露自己野心的人,于是说得很含蓄。

    但都是混科研界的,

    尤其谭老师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苏允白只是说了一个“四十周岁”,

    她就有点猜测了。

    谭老师眼神微闪。

    自然或者工程技术领域,

    有两大久负盛名的计划,

    一为中组部千人计划,俗称“大千人”;一为“青年千人”,

    都是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计划。

    这两大计划,对于引进人才本身有一定的要求。从年龄上来讲,

    “大千人”要求五十五周岁以下,“青年千人”要求四十周岁以下。

    ===第128节===

    除此之外,

    这两大计划还要求候选人有海外博士的身份,

    海外高校任职和工作经验……等等。

    国内的科研环境,目前为止,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经由这两大计划引入国内的科研人才,

    配套的待遇和科研基金,

    可以说是断档式的优越。

    待遇还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最重要的是,这部分引进的人才,往往十分受重视。倘若本人的实力再强劲些,若干年以后,

    也许就能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学科带头人,也就是所谓的“业界大佬”,影响力举足轻重。

    这两大计划的申报,一般是以各大高校为平台。各大高校为了争人,开出的条件自然要优越。通常而言,除了国家给拨的资金之外,高校会再给出自己的待遇。倘若学校本身的名气稍微差了点,在待遇跟科研基金上,更要重重加码。

    不客气地说,能招到大千人的,或者退一步,青年千人的学校,本身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力。这是高级别的人才和高级别的院校才能玩得起的游戏。

    苏允白博士毕业就回了国,虽然学历过硬,但到底没有海外工作的经历,名声平平。所以一开始,她跟A大签的就是普通的副教授合约。

    虽然这些年她发展得不错,项目也能申请得下来,但她本身的待遇级别,跟走青年千人计划进来的,完全就不在同一水平。

    她是个有野心的人,并且胜在还年轻,这时候不攒“资本”,更待何时?

    苏允白说着,谦然地看着谭老师,“我知道我的想法可能太过功利……对不起。”

    如谭老师这一辈的人,更讲究的是情怀和奉献。可苏允白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虽然也有热血,可在热血之外,她还是个实实在在的俗人,所以她会煞费苦心地想着去“镀金”,好去够得着更好的待遇和更高级别的重视程度。

    但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这样利用规则,有些对不起谭老师的一番教导,心里有些过不去。

    谭老师失笑:“这有什么好对不起的?这都什么年代了,不讲待遇只讲奉献,是长久不了的。

    “再则,总归是要招人的。你又不比他们差,这些人里,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你了?

    “相比而言,我感到高兴的是,你不是想着一出去就再也不回来了。”

    谭老师实实在在松了口气。

    苏允白摇头,“我肯定要回来的。”

    故土难离。她从来没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否则又如何对得起苏外婆的教导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过期白月光简介 >过期白月光目录 > 第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