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就没了,他还有整整二十五万!
回到中军大帐,齐剑隆抚着胸口,默默告诉自己不心疼,我不心疼!
镇北军杀至天色昏暗,邵沉锋下令鸣金收兵,带走一众降兵,留下一地尸首。
此役,他只派出两万骑兵,其余将士待命。
用兵之道,存乎一心,并不是一拥而上最好,有时己方人多了,还容易相互冲撞,内里损耗。
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合适的作战计划,派出恰当的兵力。
而这两万骑兵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一举拿下齐剑隆五、六万步卒,首战告捷,士气大振!
有件事褚中轩和齐剑隆都料错了,镇北王府并非只有八万兵。
报给朝廷的八万,属于常备军,另有四万民勇,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召令即回,加起来共有十二万。
但这是前年的兵力。
打北蛮之前,又征召了近四万,加上兰策的玄羽军,共十六万余。
灭亡北蛮王庭后,收编了五万骑兵,减去战事损耗,还有十八万。
这回南征,并未尽数调走,给邵静姝留了四万,以免后方有失。
到达五柳关,孟家两万兵加入,镇北军又留下五千守关,加加减减,随邵沉锋出战的共有十五万余,还以骑兵居多。
这样的实力,邵沉锋找不到输的理由。
况且,北岸一战,还收了三万多俘虏,镇北军的损耗却不到两千。
兵力越打越多,战事越打越顺。
邵沉锋勒住缰绳遥视南岸,目光中含着讥讽,“当皇帝,褚中轩不行。打仗,齐剑隆不行!”
镇守朔北的若是齐剑隆这等人才,早被北蛮踏平了。
邵江衡大声附和,“对!”
邵沉锋一笑,带着众将返回梨松原上唯一的小山,松山。
镇北军的军寨便设在松山背后。
次日,齐剑隆下令继续搭桥。
派出去的斥候已来禀报,梨子江上游十里之外,都无小舟,也无镇北军伏兵。
为求稳妥,搭桥之前,他还先让善水的士卒游过对岸,在江面上拉了几条拦截的铁索,足以拦下之前那种小舟。
就算邵沉锋故技重施,也不会得逞。
又过六日六夜,十座简易大桥再一次搭起。
这一次,齐剑隆派骑兵先过江。
率领骑兵的是齐剑隆的心腹爱将李仁,一到北岸,就谨慎而快速地列了军阵,防备镇北军。
过了两三万骑兵之后,异变又生!
第329章
众将士莫慌,稳住!
梨子江北岸,除了十五、六里外的松山,皆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零星藏几十几百个人在里面,可能看不到,想藏大军却是妄想。
这也是齐剑隆及将领谋士们,到达江边没有提高警惕的主要原因。
毕竟一眼望过去,除了草地和沙砾啥也没用。
因此今日渡江之后,李仁防的也是西北方向的松山,他看得清清楚楚,前几日,镇北军骑兵就是从松山来的。
他手下的将士们也不瞎,此前也看到了,所以也都盯着西北方。
就连南岸等着渡江的齐剑隆,看的也是同一个方向。
大家都太过专注,以至于没有注意到,北岸上、下两端的草丛,忽然慢慢移动开,露出两条长长的壕沟。
兰策率一千玄羽军藏身其中,弯弓搭箭,放!
这几日朝廷大军搭桥时,他们也没闲着,只是动静小,而且选在夜里,离大桥还远,没有被齐剑隆派出的斥候发现。
也是因为,那些斥候重点查的是南岸。
箭头不是普通的箭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