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跟着他们造反,可不只是为了实现邵沉锋屠龙的宏愿,还为了封妻荫子,加官进爵。
我为你卖命,你给我荣华富贵,这很公道。
值得一提的是,赤甲军也复了旗号,王老桩、钱大山、郑四海等老将因早年伤病发作,并没有随军南下,王老桩封为忠义将军,钱大山封为勇义将军,郑四海封为顺义将军。
当年逝去的将军们也都有追封。
兰策正式出任赤甲军指挥使,周行川、伍怀南等小将,也都以军功晋升。
而调遣赤甲军的青玉印章,一直在贺芳亭手里。
她不是防着邵沉锋,只是想确保自己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权力。
京城降臣也没落下,为首的郑增华加封文靖侯,另几位首倡开门献城的,也给了爵位,官职倒是未动。
说实话,邵沉锋与贺芳亭虽是得利者,也觉得降臣们风气不大对头,必须得改,或者换上更靠谱的官员。
但这都需要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拔苗助长也只会埋下隐患。
贺芳亭也没忘了唐朴方,追尊其为太子太师、大司空、郡公,谥号“文直”,世称文直郡公,并召唐家回京,封唐朴方长子唐正清为诚县公,食邑三百户。
同时大赦天下,但不在赦免之列的重罪,也没有特赦。
这一通封赏诏书颁布完,可谓皆大欢喜,朝野都赞邵沉锋是明君,贺芳亭是贤后。
二圣临朝、女子封王什么的,暂时都忽略过去了。
毕竟,自己的切身利益才最要紧,别的事情,以后再说。
第370章
大江南北各地烽烟熄灭,天下复归太平
对于原皇室褚家,邵沉锋、贺芳亭也表现得很大气,亲自率领群臣祭拜t?昭太祖及褚家列位皇帝。
不包括褚沧阳和褚中轩。
并且,给这父子俩上了恶谥,褚沧阳曰昭炀帝,褚中轩曰昭戾帝,但对别的褚家人高抬贵手,爵位不变,食邑不变,依然供养。
唯一例外的是三皇子褚中凡,原先被褚沧阳封为郑王,现在降为郑国公,食邑千户。
不过,没人觉得新帝、新后苛待他,相反,都认为已经仁至义尽。
旧朝亲王能活下来,还能在本朝当国公,这是天大的运气。
褚中凡亲自执笔上表,千恩万谢,表中又重申了一遍昭太祖誓言,对邵沉锋、贺芳亭各种赞美,意思就一个,镇北王府不是谋朝篡位,而是遵循昭太祖之意。
邵沉锋笑道,“他倒聪明。”
贺芳亭:“不仅聪明,还谨慎小心,否则早被褚中轩杀了。”
她对褚中凡没什么印象,只知道他貌丑口吃,现在想来,正是他的缺陷救了他的命。
也亲自给褚中凡回信,称其为表弟,让他安心度日。
褚中凡身为褚沧阳之子、褚中轩之弟,褚家唯一在世的主支,站出来说这话,效果和邵沉锋、贺芳亭自己说的当然不同。
很多对旧朝怀有忠心的地方官员、武将、大族,本来正率兵勤王,还没赶到京城,忽然听说褚中轩已死,邵沉锋登基,一时都有些踌躇,不知道是该继续进京攻打邵沉锋,还是俯首称臣。
后来见邵沉锋善待降臣,对褚家也没有赶尽杀绝,又听闻了褚中凡表书内容,知道邵家大势已定,再逆反着来,只会粉身碎骨,遂长叹一声,纷纷上书归顺。
......流着先帝血脉的三皇子褚中凡都认命了,他们还替褚家争什么呢?替自家争倒是很愿意,就是没那份实力,只怕一冒头就会被打死,还是安分为妙。
另一方面,皇后贺芳亭乃是昭太祖后裔,她的儿子也流着太祖的血,太祖与邵家先祖的兄弟之谊,都凝聚在他一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