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从这慑人气场,哪里看得出他还没有弱冠。
他跟唐季同提出的战术,实在是匪夷所思,哪怕唐季同征战多年,也从未听说这样大胆离奇的想法,违抗军令私自借八百人出去,在多处扰乱设伏,伪造阵势吓唬敌军,最好的情况是引周围几城守将误判局势同时发兵,赌就赌在敌军幕后的那位国主是否是多疑之辈,霍凌是否提前预判了他的预判。
很荒谬。
但鬼使神差的,唐季同选择相信这初出茅庐的小子一次。
就冲他的直觉。
也许是庭州打击,导致这小子看起来稳重冷静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但他也丝毫不像骄傲自负、会因为一时愤懑就冲动乱来之人。
反正这世道也没什么指望了。
赌一把又如何?
想到此,唐季同不禁看向身边的少年。
他已经取下了御赐的贴身软甲,正在半跪在地上,用袖子小心翼翼地擦拭,长长的睫毛在风中微颤,布满薄茧的手指抚在上面,竟无端有一丝温柔不舍。
八百人。
若败,纵有软甲护身,他也必然性命不保。
但若成,唐季同想,霍凌这次才算真正的一战成名。
第218章
犹堪一战取功勋5
八百人翻山越岭日夜兼程,某日晨曦破晓时,天地之间骤起大雾,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所有影子尽数被遮蔽于林木中,隐隐绰绰,即便十丈之内,亦无法看清一切。
几乎是上天助势。
秋雾凉,冬雾雪,若不趁此机会打个胜仗,接下来必会加倍艰难。
行军打仗,不仅需要熟读兵书,更要了解气候、地理、农耕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霍凌自幼在赵玉珩身边长大,在这方面的知识也不曾落下,对于这一次大雾天气也有所预判。
这一次绕行曲召山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以敌军主帅以往之风格、曲召山之地理环境,山的另一面乃是便于驻扎、易守难攻的高地,极有可能设有真正的主力军,毕竟没有人会给敌军留下一个弱点给他们拿捏。
明知如此仍贸然前行,无疑成了送死的靶子,不过想必西武国将士估计也做梦都料不到,会有五千昭军敢冲犯自己屯兵几万的大营,要么昭军主帅是真蠢,要么这是充满底气的一战,对方多半以为是后者,也许会产生一些迷惑作用。
这大概也是蔡古计策之一,以五千精兵为诱饵令敌军主帅造成误判,便可为另一条路的中军争取胜机。
但蔡古对付的不是西武国任何一个武将,而是那位靠厮杀上位的君王。
对方未必不能预判到他的预判。
那霍凌便决定反其道而为之。
对方越觉得他不可能以少数人攻之,他偏要以少数攻之,趁着大雾遮蔽,在太阳彻底升起雾气散去之前,最适合试探动手。
【宣威将军霍凌向忠武将军唐季同借兵八百,提前奔赴曲召山,在约定时间前几日就开始布局。】
【宣威将军霍凌借由大雾天气,以八百将军向驻扎的西武国大军发动袭击,敌军始料未及,暂乱阵脚,部分将士因大雾难辨敌我,落入事先挖好的针对战马的深坑中。】
【宣威将军霍凌率八百人进攻西武军,短短半日三战□□,无一人丧命,敌军折损战马三百。】
皇宫内。
正在批奏折的姜青姝笔尖一顿,紧紧盯着实时,直到朱墨缓缓聚于笔尖,落下一滴触目惊心的红。
好大的胆子。
她搁下笔,迅速起身走到一边,命左右侍从展开舆图,全神贯注去看。
日头渐烈。
毫无征兆开始袭击的昭军犹如一片鬼影,搅得对方差点乱了阵脚,浓雾仿佛能吞噬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