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唯独在母皇跟前懒散随意的裴太傅,露出那般失神而难过的一面。
裴朔与我母皇的情谊,早已远超君臣,更甚知己。
我问他:“太傅还好吗?”
裴朔穿着宰相朝服,仙鹤点缀衣袖,依然那般端直肃穆、气质清雅,情绪只流露了片刻,便冷静颔首:“回陛下,臣很好。”
可我觉得他不好。
因为我登基之后的第二日,他便当殿上奏,想辞去宰相之位,自请贬官去地方。
母皇不在了,他也不想留在这个浮华名利的京城了。
这些年,裴太傅与母皇一起推行新政,惠泽万民,所提拔的布衣门生遍布朝野,也曾于天灾之时提出疏水筑河之法拯救万民,无论是大儒学者、还是官宦贵族,对他皆有极高赞誉,民间皆称颂他是个爱民如子、两袖清风的好官,甚至流传着不少夸赞裴相政绩的歌谣。
为相二十多载,他为这个天下做的已经很多了。
我知道,我拦不了,便答应他的请求。
但我只罢免了他尚书仆射的职位,即便去了地方做刺史,他也依然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
后来,我听说,离京之后的太傅依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他亲自去农田帮村民耕种,救济流民,又兴办了不少惠及万民的设施,断案如神,处事公允,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很久很久以后,我才踏入了太傅留在京中的那座宅院。
长宁姑姑曾告诉我,这宅子看似是以她的名义赠给太傅的,实则是母皇送的,只是当时母皇怕别人说她偏心,才让长宁姑姑出面。
我踏入尘封已久的裴宅,原以为裴府和其他大臣府邸一样,却惊讶的发现,既无亭台楼阁、雕栏玉砌,也无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甚至说得上“简陋”。
只有一大片灼灼盛开的梅林,还有几卷被翻烂了书,仅此而已。
不像一个宰相昔日的住所。
我站在那片梅林前,沉默了许久,猜想,这梅林也许与母皇有关,太傅这一生所做的事,除了与天下黎民有关,便只会为了母皇。
他的一生如同无情无欲的圣人,不娶妻纳妾,孑然一身,清正无私,只愿身付社稷。
可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所有人都猜不透。
我已经无从去得知那些往事。
母皇离世不久,我就让邓漪暗中安排,将母皇和爹爹合葬。
皇陵之中君后的棺椁本是空的,而在母皇下葬的那日,爹爹也去世了。
也许一直以来,他只是撑着那口气,为了多陪她一会儿,当她选择离开,他们便了无遗憾、一同离去。
黄泉路上,也能结伴同行。
帝后的棺椁在陵墓里紧紧相依,我伤心于失去了双亲,却强忍着没有哭,努力学着做一个皇帝,一个像母皇一般强大沉稳的帝王。
只是站在皇家宗祠里,望着他们的牌位时,我依然在心里默默许愿,但愿他们来世还能再见,但愿来世我还能做他们的女儿,还能回到那个僻静的小院,推开院子的门,便看到爹爹和母皇在说笑着,在等我。
第272章
if线:姜姜三岁半1
这一年,皇太女姜青姝三岁半。
人人皆知,皇太女姜青姝是已故贵君之女,贵君是当今女皇最爱之人,所以小殿下打从出生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并且,小皇女性子活泼,虽有些顽劣爱闹,却十分地嘴甜爱笑,讨人喜欢,所有宫人侍卫都喜欢极了她。
简直是个小团宠。
没有人知道,姜青姝是穿越的。
那一年的小殿下尚未开蒙,不必和其他皇子皇女一起读书,每天只顾着玩儿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