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阿哥亲自从外头挑了一班小戏,传了话进来说:“这个班子是直隶附近有名的昆戏班子,一出《麻姑献寿》唱得最好,
额娘且将就听听。“
一众小妃子趁机上去说着讨巧的吉利话儿,哄得宜妃喜气盈腮,
嘴上却说:”快别赞他了,整日心思不用在正途上。“
一时间快到开宴的正时辰了,
宫女请了宜妃回去更衣。受邀而来的妃嫔们才三三两两地站着说话。
端嫔就上来拉着敏嫔叹道:”阿哥们都是孝顺的,可惜我没福。十三阿哥这样好,妹妹你算是终身有靠了。”
敏嫔滴水不漏地笑道:“阿哥们自然个个都是好的。”
绣瑜跟荣妃惠妃是最晚到的,她刚进了隆福门,下了撵轿,步行至后殿,隔着墙便听有人说:“你就别谦虚了,皇上和德主子都待十三阿哥不同些,那必定是孝顺懂事的。将来你过三十五岁大寿的时候,指不定也能收到‘百寿桃’呢!”
墙那边顿时响起一片不明意味的笑声。绣瑜不由扶额。“百寿桃”是去年她过三十五岁生日时,胤祥闹出来的笑话。
这孩子仿着古书上的法子,亲手蒸了一个大寿桃里头套九十九个小寿桃的”百寿桃“出来。然而这是给五十岁以上老人的寿礼,取百寿百岁之意;跟十四寓意”人比花娇“的牡丹花画作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仿佛给两个人的礼物。
绣瑜接的时候嘴角抽搐不止,很快传为笑谈。
如今这群人却故意拿出来碍敏嫔的眼,这宫里挤兑人的法子真是十几年了都没换过。
敏嫔只淡淡地说:”有没有都是心意,十三阿哥送什么我都喜欢。“
话音刚落,绣瑜穿过月亮门,突然出现在后院。正笑做一团的众人唬了一跳,忙蹲下行礼。
让绣瑜诧异的是,敏嫔身前只站着端嫔和一身鹅黄宫装的王贵人。刚才那挤兑人的话,居然是一向躲着她走、生怕夹在她和宜妃中间当了炮灰的王贵人说的。
以往王贵人滑不溜手,如今十五阿哥养在宜妃膝下,她这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
敏嫔一脸担忧地唤她:”娘娘,我……“
绣瑜不着痕迹地拍拍她的手,朗声笑道:”妹妹们夸老十三呢,你慌什么?十三极好,这话是上书房的师傅说的,是皇上说的,又不是你夸海口吹嘘自己的儿子。“
众妃俱是一缩头,夸海口吹嘘自己儿子的,可不是宜妃吗?
绣瑜又问她:”搬家的日子看好了吗?这几年京师天气干,墙面容易裂,你可得好好叫内务府的人给你粉粉墙。“
她说着目光转向地上仍拘着礼的王贵人,故意放慢了声音,低声说:”你可催着些那帮人,等你搬进正殿,本宫也好叫老十三,日日去给你请安。“
王贵人猛地抬头扫了她一眼,又赶紧收回目光,望着她携敏嫔远去的背影,心里如遭雷轰。
不管德妃是真心还是假意,不管她们日后会不会反目成仇。敏嫔至少已经一个永寿宫主位到手,儿子得宠还能和自己亲近。
低阶宫妃想要的一切,她都有了。
王妙心知这是德妃的离间之计,可她一想到自己只养了七天的十五阿哥,总忍不住顺着对方的意思往下想——敏嫔出身也不算上好,更不及自己得宠,怎么就那么好运呢?自己在宜妃手下,也能有这样的前程吗?
王贵人当夜不禁辗转反侧,似乎隐隐听到正殿那边十五在哭。她不顾宫女劝阻,披了衣裳站在东配殿门口踮着脚张望许久,终究不敢过去询问。
宫女柳儿急道:”小主,如今正是倒春寒的时候,要是着了风寒可怎么办?“
王贵人今夜格外不耐烦,只道:”病了就病了,且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