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章
这桩婚事也叫宫里众人纷纷侧目。

    第118章

    “听说佟妃的侄儿最近纳了个妾侍,

    有飞燕合德之态,倒叫本宫有些好奇。”惠妃说着扔出一张四饼。

    宜妃是这宫里的包打听,

    闻言摇着扇子嗤笑:“是隆科多家的四儿吧?老丈人的妾往自己屋里拉,

    说来都脏了耳朵。”

    恰好有宫人通报说:“德妃娘娘来了。”

    宜妃眼珠子一转,

    红唇轻启,故意拔高了声音笑道:”我看隆科多家的三格格将来也是个不成气候的,

    女儿随额娘,四儿一个庶福晋,

    能养出什么好东西来?”

    在座众人除惠妃荣妃一笑外,都低头不语。同是一品大员之女,三福晋四福晋都是老来女,做权臣的父亲都已经年老乞休;真论势力,

    远不及富察家人丁兴旺,

    马齐正当盛年。

    胤祚这门亲事,在兄弟里仅次于太子。除了女孩儿本人性情如何尚且存疑,当真毫无挑剔之处了。德妃最近刚得了好媳妇,

    弟弟又升官,当真是顺风顺水。

    绣瑜进来就听见,也不接话,只轻飘飘地问:“听说十五阿哥前儿病了,

    可好些了?”

    宜妃脸上的笑容一僵。十五阿哥聪明乖巧,就是有些爱哭闹。前天康熙在翊坤宫歇息,

    夜里被吵醒,将醒未醒时随口说了一句:“这小子,

    朕记得老十三小时候好像没这么闹腾。”

    说谁不好,偏说十三?倒像她苛待了十五似的。宜妃顿时气得银牙紧咬:“听说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又换了课读……”

    “好了,好了,少说些吧。”今天是大福晋第四女的满月仪式,惠妃这个做婆婆的忙笑着上来打圆场:“台湾西瓜还堵不上你的嘴。”又转头招呼绣瑜:“快坐,我们打了两圈了,就等你呢。”

    原先正坐着凑角的端嫔早已起身让她,绣瑜坐下还没摸两手牌呢,却见惠妃宫里总管太监匆忙进来,只道:“诸位主子,寿康宫那边好像传了太医。”

    四妃面面相觑,都赶紧站起来叫备轿。

    皇太后上了年纪,染上痛风之症,发作起来疼得脸煞白,端的吓人。四妃轮流在床前侍候一整日,还是不见什么气色。绣瑜酉时来顶了荣妃的班。

    不多时太后悠悠转醒,唤了她在床边,喘息着说:“九格格的婚事你要留意起来,趁着哀家还能给她做主,先定下来,晚几年完婚也不妨。”

    绣瑜心里一酸,皇太后一向公平和蔼,待永和宫的几个孩子都不差,病中想的还是九儿的婚事。

    她眨眨眼,脸上努力挤出笑容来,一边拿黄底青凤的勺子舀了汤药喂到太后嘴边,一边问:“这相女婿跟选媳妇又不一样。蒙古草原上的王公台吉们,家里有多少牛羊,婆母厉不厉害,会不会喝酒打老婆,这臣妾哪看得出来呀?还指着您帮忙参详参详呢。”

    说着又故意拉着皇太后分析科尔沁各部:“……四子部水草丰美,牛羊都格外壮实些。左翼达尔罕旗的牧场臣妾倒是去过一两回,哎哟哟,那天空蓝得跟染过似的,云朵儿也比别处干净漂亮些。九儿爱美,一定喜欢。”

    “哈哈哈,这就是你不懂行了。”皇太后倚在软枕上,笑容虚弱却温暖,固执地摇头道,“达尔罕旗不好,那地方背阴容易闹灾。要说水草丰美,那还得是咱们巴林右旗靠近哲里木山下的那块草场,那才真是神赐给的地方……”

    “哟,这臣妾可不知道了,哲里木山仿佛是当年嫩科尔沁十旗起家的地方,是么?”

    顺治留下的蒙古太妃越来越少,皇太后平日里难得有个人可以说说家乡事,连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穿之德妃日常简介 >清穿之德妃日常目录 > 第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