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5章
,身子是自个儿的。您九岁登基,如今孩子们都大了,也该歇歇儿。”

    “朕知道。”康熙拉了她到身边来,捂着腰抱怨道,“昨儿都快封笔了,山东忽然送来一封雪灾的折子,唉,又是四更才睡。”

    绣瑜从矮柜里翻了一件云纹羽缎玄狐披风出来,拢在他身上。康熙摸了摸,发现是新的,才满意地合上眼睛,不多时便睡着了。

    当胤祚一瘸一拐地出席元宵宫宴的时候,却发现皇阿玛跟额娘之间又忽然和睦有爱起来,他不由捂着屁股暗骂自己咸吃萝卜淡操心。

    第197章

    自过年时候康熙跟绣瑜那番恳切之谈后,

    永和宫小家庭的氛围无限和谐。

    一面是因为,

    生辰宴会上,胤禛跟十四一番兄友弟恭的表演,将一干不明真相的虾兵蟹将唬得一愣一愣的,真以为他们亲密无间,

    毫无站队离间的余地呢!发现鸡蛋没有缝,

    苍蝇们自然就消停下来,

    不绕着飞了。

    另一面则是因为康熙四十七、四十八年,大清海晏河清。北方无战事,南方无天灾,

    又难得皇帝一整年都呆在家里不出门。国无大事,每天上朝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时辰,事少,

    争论的可能性自然就小。大家着实过了两年好日子。

    胤禛想女儿想了十多年,如今好容易得了一个,还是正室嫡出,自然得意得不得了。每天回家含怡弄女,

    弘晖弘时被比得像捡来的孩子也就罢了,

    连胤祚和胤祥都失了宠。

    十四在兵部混得如鱼得水,每天风风火火精神倍儿棒,

    二十岁上下的小阿哥,浑似一棵旺盛生长的小树,隔几天没见则又是另一番风貌。唯一的问题是房中造人的效率未达到老爹的要求。完颜氏进了门,可还是三灾八难的。听十四陈奏对答的时候,

    康熙往往听得捋着胡子微笑,转头就吩咐绣瑜往他府上塞人送补品,然而长线投资暂且未见收益,总惹得康熙叹息连连。

    胤祥闲着。绣瑜起初还担心他闲出病来,后来才发现,自家三个崽都抢着把人家当免费劳动力使唤。户部的丁税,工部的流水,兵部的养马折子堆满桌案,连胤祥自己都笑说:“我这儿倒能顶半个总理衙门。”

    欢乐的日子持续到了十月,则又喜上加喜——明年恰逢皇太后七旬大寿,蒙古诸王贝勒、台吉额驸,纷纷来京上贡顺便给皇太后祝寿。硕博多作为满珠习礼亲王的嫡系重孙当仁不让,瑚图玲阿自然也跟着额驸进京。

    这下连万事不理的九儿也开始隔三差五往宫里跑,数着日子算妹妹走到哪里了。

    恰逢年节,关内关外的粮庄菜庄果庄都开始往京城送年例,运送野味皮毛的蒲笼车堵塞了安定门,鸡鸭鹅鱼兔、猪羊鹿熊虎应有尽有,近二年京里又流行在温泉庄子里搭暖棚种菜,越发连新鲜瓜果菜蔬也不缺了。

    绣瑜因向康熙笑叹:“这可回真是万事俱备,只等小十二回来了。”

    然而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福祸本无定,难免有祸起肘腋之时。就在当晚,绣瑜跟康熙聊了两句瑚图玲阿出嫁之后的事,才刚歇下,忽然听外面太监步履匆匆,窗外两盏八棱宫灯远远行来——正是上书房急奏的信号。

    康熙一掀被子坐起来,蹬上靴子,绣瑜刚拿了衣裳给他套上,就听来人如丧考妣的声音:“皇上,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起兵叛乱,攻占拉萨,拉藏汗殁了。”

    稚嫩的婴啼打破了正殿的宁静,瑚图玲阿一身和硕公主朝服,像揣着个烫手山芋似的,慌手慌脚抱着九儿家三岁的大儿子进来:“哎哟,我的祖宗诶,惹不起惹不起,快抱走。”一面说,一面将孩子塞给乳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穿之德妃日常简介 >清穿之德妃日常目录 > 第4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