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在,小祖宗跟完颜氏闹别扭怎么办?
胤祚低头喝口汤的功夫,就见十四蹭地一下站起来,喊都喊不住地沿着抄手游廊快步走了,只留一句“我一会儿就来”回荡在空气之中。
十四打马疾行,火急火燎地冲回了府里,结果内院一片祥和喜气的模样。他的乳母李嬷嬷和内务府的一群妇人站在一处,见了他欣喜地上前笑得一脸暧昧:“奴婢们给您道喜了。”
蓁蓁站在水银穿衣镜前,七八个丫鬟围着,替她换下见客的大衣裳,穿上家常的兔毛坎肩、潞绸褙子,收拾妥当出来,才发现屏风外头立着个呆头鹅。
“你你你,见过完颜氏了?”十四小心翼翼地问。
“见过了。”蓁蓁径自走到桌前一面斟茶自饮,一面翻看着桌上的账簿。
“这是内院的账簿?”十四怪叫道,“她把内院的账本交给你管了?”这可是主持中篑的权利,主母的象征啊。
“不是管,而是先看看。让步示好拉拢,懂吗?”蓁蓁似模似样摇头叹气,“不过也难怪她不恋权。堂堂一个贝子府,公账上居然只有三五万银子周转,连万寿节和千秋节的寿礼都不从账上走。你也太狠心了,她这主母做得有什么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你名下的产业挺乱的,光我们乌雅家就顺带管着你两三个庄子,还有黑龙江的渔场、云贵的茶山,只怕跟几家王府和其他门人下属还有瓜葛,完颜姐姐没精神来打理也是意料之中,但是哪有个爷们儿自己管账的道理?如今我来了正好。交出来吧。”
十四目瞪口呆:“交什么?”
“你的私房钱。”
作者有话要说:
说到避尊者讳这个问题,古代要么是同音避讳,要么是书写的时候同字避讳。然而我们小心眼的四四又开创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避讳方案——我喜欢的人同音不避,我讨厌的人不同音也要避。
据《说文解字》的注音来看,十四的名字应该被念做“yin
zheng”,写作in
jeng,四的名字应该读作yin
zhen,写作in
jen,就是满语读法写法都略有差距。然而雍正有一大爱好,就是给自己不喜欢的人改名字。于是十四就悲剧了。
但是这还不是最气的,最气的是,仅仅几个月之后,有个叫蓝廷珍(同zhen音)的官员上书说臣的名字犯了圣讳啊,求您重新赏个名字吧。那么龟毛四是怎么回复的呢?
“不必,从来只讳上一字,近来下一字都要讳,觉太烦。”(翻译:你们避‘胤’字就成啦,如果连第二个字一起避,觉得好麻烦哦。)
“况珍字与御讳总不相干,若书满文,他们都写作贞,这还犹可。”(翻译:zhen这个音节,到了满语里,大家都知道该用zheng这个音来代替,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了。所以你的名字虽然跟朕发音一样,但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
到最后一句,龟毛四才终于露出了本性:“你的名字,朕甚喜欢,就是原字好。”
哦,双标到这种程度,也只能说,你喜欢就好。
第209章
“……京中不法商人,
竟然将玉髓填入铸好的佛像、灵芝、如意等模子里,
伪造祥瑞,以次谋取暴利。刑部与九门提督步军统领衙门布局良久,终于将这伙不法之徒一网打尽。”
马齐正义凛然地喷了半天口水,忽然话风一转,
换了副为难的样子:“余者鼠辈都不值一提,
唯有其中一人,
还要请万岁爷圣断。来呀。”
两个侍卫提溜着被五花大绑的朱九,压上殿来。
“如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