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流民暴乱,连官差都分不清,人潮涌动,有人倒在地上,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被灾民们硬生生的踩断了脊背断了气。
暗处看到这一切的人,心中一惊,想不到郡主说的居然都是真的。
于是连忙快马加鞭的回了铺子,叫里头的人张罗起来。
说是施粥赈灾,但他们也没盲目,遵照着郡主的吩咐,在周围安排了守卫,又具体分了哪些人可以领,领粥需要做什么。
与此同时,在各个不同的州县也涌入了难民,只是那些个铺子守卫没有提前准备,竟是直接被哄抢一空。
流民暴乱事情很快传到了朝堂之上,而在千秋殿的皇后也收到了消息。
彼时皇后正在和太子用早膳,听到这事儿的事情,瞳孔微缩。
但她不动声色的擦了擦唇角,让旁边伺候的人都下去。
“既然时机到了,那你就准备着,你父皇这些日子的身子是越来越不行了,越是如此你才越是要树立威信,让臣子们都看看你这个储君,也好让那些个流言不攻自破。”
皇后看着对面用膳的太子道。
太子闻言一默,只是点点头,“母后所言甚是。”
皇后知道他还在为给他娶了徐月这么一门亲事不满意。
她叹了口气,“我知徐月这事委屈了你,可成大事者哪个不是吃苦的,你再忍忍,只要登上了那个位置...”
话还没说完,便听见他道:“我知母后苦心,下头还有些事情,儿臣先去了。”
原地陷入寂静,徒留皇后坐在原地,她闭了闭眼,无人处才显出几分疲累。
她望着进来的嬷嬷,忍不住埋怨道:“你说,本宫这都是为了谁,他不就是喜欢那个女人吗!又不是让徐月做太子妃,平起平坐罢了!”
嬷嬷看着皇后埋怨的模样连忙上前安慰着,“太子现在只是没想明白,待日后,定能清楚娘娘的苦心。”
皇后听着身旁嬷嬷的安慰到底没有再说话了,只是揉了揉额头,让嬷嬷扶着她先回去歇息。
朝堂之上显然就没有那般风平浪静了,因着下头官员的一瞒再瞒,直到事发快三日才传回了汴京。
永庆帝看着呈上来的奏折,又看着阶下面面相觑的朝臣们,气得一把将奏折扔在了大殿之上。
“好,好一个淮北州府,事情到如今地步,要到了汴京门口,朕的眼皮子底下才说,打量着若是没发生,就要一瞒到底不成。”
“朕还不是个眼瞎耳聋的!”
永庆帝因着动怒,连带着说话都有些大喘气,他双手扶在眼前桌上。
“淮北州府宋春还欺上瞒下,治理无能,闯下如此祸端,罪该万死!传朕指令,宋春还斩首示众,三族之内,十岁以上男女发配为奴,十五岁以上绞杀,以儆效尤。”
永庆帝说了一连串的话,其中处罚果决利落,声音响亮,让朝臣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率先说话。
永庆帝抚了抚有些涨疼的额头,一手撑着脑袋,扫视着下方的臣子们,脸色阴沉。
“平日里为了些琐事争论不休的,如今流民暴乱,事到临头,一个二个跟哑巴似的,朕要你们有何用!”
永庆帝越想越气,气得忍不住咳了好几声。
臣子们你看我我看你的,谁也没说话。
最终还是站在前头的太子站了出来。
“臣主张开放粮仓,赈济灾民。”
瞧着太子说话,永庆帝面色稍霁。
只是很快户部的人就跳了出来。
“太子想法是好的,只是前年江浙一带大旱,颗粒无收,圣人仁慈,减免赋税,拨下赈灾粮,近几年边境战事不休,国库日渐虚空,如今若是贸然赈灾,粮食和银款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