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显的。”
“有多明显?”摄政王还真挺好奇的。
谢妙仪理所当然道:“摄政王痛恨世家跋扈专权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些年原本势弱的文官逐渐能与世家分庭抗礼,难道不是他故意拉偏架造成的?”
“嗯?”
“自从摄政王掌权后,很多勋爵人家突然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被削爵,这难道不是对世家的一种打压?或许他大肆削爵,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大盛开国太久,勋贵太多。这些勋贵不事生产需要朝廷来养。他想拔除这些蛀虫,将国库的银子都用在该用的地方。但其中肯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世家结党营私,导致百姓越来越苦。”
萧昀自嘲:“但凡勋贵,都是曾经为朝t?廷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家。摄政王大肆削爵引起很多人的不满,说他忘恩负义,罔顾列祖列宗,是不仁不义的不肖子孙。”
第178章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谢妙仪叹气:“摄政王削爵,都是师出有名的。比如我们长庆侯府,老侯爷身上有官司,还牵扯进一桩贪污受贿的案子里。摄政王也给了改过的机会,命侯府交罚罪银。但凡被直接削绝的人家,子孙后代都不孝,肯定做过很多危害朝廷和百姓的事,而且死不悔改……他们自作孽,不可活啊。”
满朝文武,竟还不如一个小女子看的透彻。
或许,他们也并非是真的看不透。只是习惯了高高在上,总以为这世间的一切都奈何不了他们。
一旦被人打破,就开始狗急跳墙的狡辩而已。
“呵……”萧昀嘲讽的笑了一声,又问她:“还有人说,摄政王拥兵自重,其实早有谋反之心。他知道自己是异族血脉,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才大肆提拔寒门,拉拢文官。想借此削弱世家的影响力,结党营私谋朝篡位。”
“不可能。”谢妙仪几乎是斩钉截铁的脱口而出。
“为何?”萧昀自己都愣住了,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坚定的相信自己。
“如果他真的只是想结党营私,就不该重用林怀瑾这样刚正不阿的人。一个想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又岂会大肆提拔一群刚正不阿、忠君爱民的臣子?”
“你怎么知道他会重用林怀瑾?又怎么能确定林怀瑾真的刚正不阿?”
“……”
当然是因为上一世,林怀瑾科举及第后很快得到摄政王重用。
他本人也没有辜负摄政王的期望,不但是个能臣,还兼任太学博士教小皇帝读书。
渐渐成为天子心腹,也成为寒门学子中的领头人物,身边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
这些有识之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权贵世家称他们又臭又硬,平民百姓称他们刚正不阿。
这帮人与其说忠于小皇帝,不如说忠于天下百姓。哪怕是皇帝本人犯错,他们也绝不客气。
未来的事虚无缥缈谢妙仪不能明说,只能委婉道:“我感觉摄政王除了对世家不满,他对结党营私的文官,对拥兵自重的武将们,也没有满意到哪里去。他是真的无心权势,反而想肃清朝局,还天下太平。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从三四年前开始,他就已经开始尝试用寒门来打破这种僵局。
大盛开国这么多年,世家林立树大根深。轻易打破这种局面难免伤筋动骨,最后遭殃的还是无辜百姓。我猜他应该是想循序渐进,让寒门的兴起打破如今的僵局,也让那些个世家们有所忌惮不敢再乱来。林怀瑾这样的人,有才有志,饱读诗书却不迂腐,懂得变通又有底线。他能游刃有余的夹缝中生存,也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正是摄政王需要的人才……”
“妙妙。”谢妙仪话音刚落,萧昀突然挨到她身边,一把将她搂进怀里。
“怎么了?”她有些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