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1章

    他不忘梁山伯现在是裴家庶出子弟的身份,也拉着他一起上前拜见。

    “总算把您盼来了!”

    第304章

    风云再起

    一年后,

    建康。

    玄圃园中,欢声笑语。

    如今太子在玄圃园中举行的诗会,已经是文人士子最想要参加的集会。

    这据说是受到玄圃园中各书令史的启发,

    起初只是当残章攒的多了后,太子召来大儒名士就各家献上来的残章断句进行讨论、并尝试“补缺”,

    并为此设置了彩头。

    而后,

    对此感兴趣的人便越来越多,最后发展为每月一次的“固定活动”。

    因为“补缺”考验的是过人的想象力和不同的风格,

    太子便没有拘着必须要士人参加,渐渐的,将太子这处“玄圃会”当做敲门砖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哪家送来的残章有些来历,

    连皇帝和官员都会跑来凑热闹。

    每次到这样的诗会时,

    祝英台就想跑。

    自去年从临川王府被救回来后,

    她一下子就成了玄圃园里的香饽饽,

    就好像玄圃园发现没了她就不能转一样,越来越多的诗篇堆在她的案前,

    有些甚至让祝英台怀疑他们是不是放低了标准。

    除此之外,

    二皇子和三皇子也经常来园里玩,

    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希望她能作诗,常常说话间说得好好的就伸手一指枝头或是什么地方:

    “这花天气不错,

    英台不来一首?”

    英台和马文才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后马文才猜测应该是三皇子抢了她为自己作诗的帕子后,

    觉得英台应当有这样的实力,

    偏偏她又不爱作诗,

    便只能想尽办法希望她能乘兴来一首。

    对此,祝英台只觉得是自己剽窃了后人诗句遭了报应,除了在抄写诗赋时看见上辈子背过的诗会补一补以外,再也不在外人面前作诗。

    大概是她这样的“怪癖”引起了太子的注意,她偷偷“填补”残句以今托古的事情终于还是被发现了。

    好在太子没有责罚她,只是顺势令她对玄圃园中精妙的残章进行“完形填空”。

    这就要了祝英台小命了,有原身的学识打底做两首诗还可以,让她补全那么多残章断句,哪里是她做的到的?

    无奈之下,她选择了“祸水东引”,索性建议太子召集名士大儒一起“研讨”这些残章断句,一来这些人文风各有所长,二来这样做一首诗就有好多种填法,比较有趣。

    就是没想到她为了不累死自己随口提出的建议,如今成为了玄圃园里一月一度的盛事,也因为这样的缘故,各方送来的诗文更多了。

    最后还是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说起来都是泪。

    “山际见来烟……这只有一句,如何填?”

    捻起残简的文士眉头紧蹙,“为何到了我,就只有一句?”

    “吴老,就因为你水平高,所以才把这个留给你啊。”

    其他几个文士齐齐笑了起来。

    叫吴均的文士年纪已经很大了,他是负责修史的,自己也长得像是出土文物一样,须发都已经花白。

    他身体不好,平日里很少出门,只有玄圃园开诗会的时候会来看看,他对古物颇有研究,有时候。倒不是为了作诗,而是为这些载体断代。

    “这简,看起来就几十年,有点像是家里小孩练诗作的小简啊。”

    吴均翻了下竹简,仔细摩挲。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人都爱马文才简介 >人人都爱马文才目录 > 第1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