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2章

    马文才这个秘书郎在同泰寺陪伴皇帝的时间比在台城里还长,说起来是秘书,实际上倒有些像是随从。

    倒是梁山伯到了御史台后节节攀升,从监察御史做起,现在已经升到了侍御使,开始有了纠举百官和承诏的资格。

    他和临川王府有过节,御史台里一半人恨不得早日扳倒萧宏这个大毒瘤,一半则畏惧他的势力避之不及,梁山伯升的这么快也是和此有关,现在和临川王府有关的案子都是他在调查和处理。

    这一年多来,临川王府上下都恨极了这位“裴山”,梁山伯遭到的大小刺杀不下二十次,谈起这位“白面御史”都恨之入骨。

    只是毕竟他在外面名义上是“裴家庶子”,出入有裴家游侠照应,才得以一次又一次的化险为夷。

    也因为他不惧明枪暗箭,做人做事也滴水不漏,越发受到御史台几位长官的器重。

    裴公是马文才的老师,裴山又是名义上的裴家子弟,两人有所来往便没有多少人意外。

    梁山伯在外面很注意维持来往的分寸,是以人人都知道他和马文才是朋友,却不知道是过命的交情。

    傅歧现在已经出仕了,在尚书台任金部郎,金部是管理库藏出纳、京中市集、宫市交易的,但和刘宋时不同,金部已经不受重视很久了,说是管理库藏出纳和集市交易,其实现在也就发发宫人、官奴的衣衫,偶尔将宫中储存的陈米旧布之类的东西卖出去。

    按傅歧的话说,就是无聊到蛋疼。

    唯一的好处是陈霸先的油库也归傅歧的金部管,油这种东西不能久存,陈霸先就倒卖起库油来补贴家用。

    有了钱上下打点,又靠傅歧的路子和裴家弟子的身份做倚仗,陈霸先迅速拉起了一帮小弟,从一开始的倒卖库油到倒卖宫中库藏,再到后来帮马文才推开新鲜玩意儿的市场,现在也算在京中说得上话的人物。

    “话说回来,北魏和亲的公主已经快到扬州了,你那些烧春说不定能卖掉。”

    梁山伯笑着说:

    “徐兄出使北方一年多,又和魏国使臣一起来南方,想必和魏国人很熟悉,那些酒我国人不爱喝,不代表北面的胡人不爱喝。”

    每一样新鲜事物让人接受都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经商经验的马文才和祝英台。

    祝英台想当然的觉得自己制造出高度数的酒就会受市场的欢迎,但现实是她做出了三十度左右的蒸馏酒时,这酒根本就卖不出去。

    别说没人买,就连马文才也不爱喝这酒,哪怕这酒颜色清澈漂亮。

    他们都没有什么真正自己打拼过的经验,后来还是梁山伯参透了其中的关键:

    酒是粮食酿造而成的,一般的百姓饭都吃不饱,根本不会饮酒,而作为饮酒主流群体的士族已经习惯了喝浊酒为主的低度酒,没办法接受这样辛辣的酒。

    士人饮酒讲究的是风度和“灵感”,要的是微醺而不是烂醉如泥。

    祝英台造出来的酒,一入口脸便涨的通红不够从容,辛辣的口感亦会让人没办法保持从容,更别说喝完后极亦喝醉而失态。

    举此种种,这被命名为“烧春”的酒没有多少士人会买,倒是傅歧讨去送给家中认识武将的那几坛子颇受欢迎,认为行军时来几口能提神。

    祝英台和马文才制作这些高度蒸馏酒耗费了非常多的粮食,结果可能血本无归的结果实在让祝英台没办法接受。

    后来她动起了勾兑和蒸馏时稀释酒水的主意,勾兑出了有果味的“香露”、味道清淡的“春露”和颜色透亮多彩的“花露”三种酒,才算是打开了市场。

    因为没办法确认酒精的度数,每一种酒在被研究出来时她都反复品尝,在保证酒精度的情况下不醉倒为宜,就连酒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人都爱马文才简介 >人人都爱马文才目录 > 第1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