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的瓷器、各种有漂亮颜色淡含毒的颜料等等。
每到这个时候,她都暗恨没有把家里的《中国古代日用化学工程技术史》和《中国古代科学史纲》带来。
为了雕版还要创造出油墨,有这时间和钱,不如雇穷书生抄书……
祝英台摇摇头把偷懒的法子甩在了脑后,注意力回到北魏来使上。
“听说送嫁了一位公主?嫁给谁啊?陛下都禁女色多少年了,太子有太子妃了,几位皇子都有了王妃,难不成嫁给宗室?”
祝英台猜测着。
“人家千里迢迢送来不会就嫁给宗室的吧?”
“和亲只是个愿意交好的信号,那位公主也不是什么公主,不过是元魏的宗室女子。”
梁山伯解释着:“陛下是不可能娶这位公主的,那样他就和魏国的元帝同辈了,太子和几位皇子停妻再娶的可能也不大。如果公主年纪不大的话,大概会是几位年纪小点的皇子里选择,要是公主年纪大了……”
“算了吧,人家是奔着谢家和王家来的。”
马文才一语道破天机。
“那些胡人做梦都想和王谢之家结亲,谢使君既然能弄个公主回国,必定是谢家哪位子弟要娶。”
“哇,这样很打脸啊。”
祝英台咋舌。
“魏国人一到京中,少不了又是比武、斗诗、看谁风雅。”
马文才摆弄着手中的折扇。
“送嫁的魏国将军一定是武艺超群,而且深受皇室信任。这一路他要保护公主,还不能影响到公主的名声,八成是同辈同族的宗室。”
他猜测着。
“斗诗嘛,我们这边是不怕的。谢使君是我们的主使,我猜那边的主使应当是姓崔。崔家总不会连几个能写诗的人都没有吧?”
待说到风雅时,马文才将扇子一展,动作潇洒漂亮。
“但要在短时间里风雅起来,说不得要落在你这折扇上。”
第306章
有凤来仪
折扇这东西,
其实之前就有人用过,
叫做“叠扇”。
魏晋时人人爱谈玄,为了表现出超脱潇洒之意,往往会拿个羽扇或团扇挡住自己的脸再冥思苦想,称之为“障扇”,但这两种扇子都不方便携带,于是曾有人做出过羽毛叠扇来代替团扇。
但这种叠扇的开合并不是很流畅,
经常打开不成一身碎毛,
看起来颇为狼狈,加上玉骨后沉重掂手,
和“从容”的风度不符,于是并没有流行开。
但祝英台做的不是羽毛叠扇,而是后世常见的书画折扇。这种扇子用了竹子为骨,
一面作了画,
一面题了诗,开合之间潇洒至极,
让马文才一看就喜爱上了。
这段日子以来,
萧衍都在烦恼着该怎么让北人一来就觉得南方果然是衣冠正朔。别人口口声声说什么“胡虏”、“塞种”,
但他自己知道,
自北方文帝改革以来,北魏已经早不是几百年前那个部落城邦了,南人该有的东西,他们都有。
如果不能让北人由衷的仰慕南朝的文化并产生距离感,在两国谈判之中,
优势会荡然无存。
别人可能不知道,但马文才知道,一旦皇帝有了什么无法解决的事情,就会躲入同泰寺里“斋戒”。
浮山堰一事最大的打击不是消耗了梁国这么多年的国力,而是把这个国家的自信和骄傲打掉了。
一直以来,这位陛下也曾经历过各种失败,但这些失败都是可以接受的。浮山堰的垮掉让他的自信也跟着垮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