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而已。”
褚向尴尬地摸摸鼻子。
“不敢居功。”
在祝英台好奇的眼神下,徐之敬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始末。
当时寿春之围已解,任城王下令萧宝夤回洛阳述职,后者担心魏国趁机解了他的兵权,就向任城王行贿,希望这位大元帅能免了他回京之事。
恰巧此时梁国递交国书要北上出使洛阳,任城王出于谨慎决定亲自护送这支人马,这舅甥两便如此见了面。
萧宝夤和褚向的母亲是同胞兄妹,亦是褚向活在世上血缘关系最亲密之人,谢举建议让褚向开口求萧宝夤释放人质,以换取褚向在梁国的人脉和功劳,萧宝夤考虑再三后,选择了释放了这批人质。
只是那时候这批人质长期被关押在牢狱里,身体已经垮了,不可能立刻跟着他们上京,于是这批人质便逗留在寿春休养身体大半年,等到回程时才带回了梁国。
萧宝夤不愿回洛阳,却将手中一支精兵交予了元澄护送梁国使臣,算是给足了诚意。
只是这支精兵一路上与其说是保护梁国使臣,不如说是保护他自己外甥的,除了褚向谁也指挥不动他们。
如此一来,褚向与这些人质有大恩,又有了来自舅舅的武力倚仗,而萧宝夤对褚向抱有感情也让褚向有了更多筹码,使得梁国使臣和魏国人都不敢怠慢与他。
萧宝夤逃到北魏之后,因为容貌非凡,得到了孝文帝之女南阳公主的芳心,这位下嫁萧宝夤的南阳公主性格温顺,为萧宝夤生了三个儿子。
褚向和萧宝夤长相神似,南阳公主爱屋及乌,到了京中后对他颇多照拂,这也让梁国使臣在洛阳得到了不少方便。
可以说,谢举这次出使,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便是带上了褚向。
徐之敬为褚向的“奇遇”得意,花夭在一旁则是笑而不语。
“你简直是逆袭的典范啊……”
祝英台在一旁听得惊叹连连,有些不确定地问:“你这是要投奔你舅舅去了吗?”
这话其他人都不敢问,毕竟萧宝夤身份特殊,梁帝又对他恨之入骨,即使他们心中有这样的猜测,也不好直接问褚向。
于是反而是心中坦荡的祝英台问了。
褚向也没想到祝英台如此直接,怔了怔后,涩然道:
“我若投奔家舅……”
他神色黯然,突然顿住。
“……褚家上下,必定鸡犬不留。”
是马文才,替他说出了他难以开口的下文。
第310章
压寨相公
萧宝夤当年逃离被萧衍攻陷的建康时,曾来找过自己的胞妹,
想要带她一起逃离,
结果却被拒绝了。
当时褚向尚且年幼,
逃亡路上怎么可能带着一个孩子?除非她抛家弃子,独自一人跟着兄长奔逃。
她是可以跟他一起走,
但走了以后,
被秋后算账的就是褚家。
只是她没有想到,萧衍会这么狠。
萧衍的父兄都死在东昏侯手里,
东昏侯又是她亲兄弟,她对萧衍来说,就是仇人的亲妹,
这一场分别,于是就成了诀别。
在北魏的萧宝夤一直挂念在南朝的妹妹,当收到妹妹离奇死亡的消息后,
他义无反顾的娶了南阳公主,
步上了复仇之路。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利用各种手段向南方渗透自己的心腹,
想要把褚家的那个孩子带回来,
然而褚夫人太明白萧宝夤对褚向的重视,她牢牢的用恩情将褚向禁锢在手中,反过来利用了萧宝夤的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