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9章
,然而玄圃园的折扇不是人人都能得的,想要就有的人割爱,还得有“割爱”的门路,于是“花夭托”又上场了。

    玄圃园的扇子在别人看来稀罕,但是对祝英台来说是想要几把就有几把,之前玄圃扇刚做出来时,她到处送来开诗会的士人,谁也不知道她送出去几把,这些流出去的扇子就成了祝、马二人赚外快的机会。

    她留了不少有玄圃园徽记的扇骨,自己的字又是现成的,有人高价想要,就现写现制一把,有人拿着这些扇子来玄圃园询问真假,必定要找玄圃园的竹工或祝英台亲问,无论问哪边都不会说是假的,这“割爱”就“割”成了。

    至于找门路这种事,自然还是花夭来,毕竟玄圃园的祝英台“仰慕”花将军,流出去多少扇子,只有祝英台知道,让花夭去打人情牌,一打一个准。

    当初说好了,能说动别人买扇子,花夭拿一半。

    这种“走私扇”不能售多,否则就不值钱了,但“割爱”总是要花大价钱,所以到后来魏国使臣只买了七八把扇子,可这佣金却很可观。

    除此之外,花夭使团里的人也有不少是带了家族的生意来的,他们有南方少有的好毛皮,来自西域的香料、琉璃器、宝石和珍货,准备在梁国待价而沽,只是找门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么多货也没哪一家能全部吃掉,在花夭的“引见”下,裴家用自己的铁字招牌拿下了一部分。

    仅仅是一部分,这些宝石做成首饰卖出去,那些香料再转手一下,便是数倍的巨利。

    这些货物即使在北魏也很难得到,比货物更难得,是搭上了这条商路的线,以后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口”这些货物获利。

    “你说,可以换雪糖和冰糖回去卖?”

    花夭听到马文才夸下这样的海口,吓了一跳。

    “不是说那是贡物,外人不能享用吗?”

    甘蔗毕竟是稀罕物,这些糖在梁国是一两白糖一两金,在北魏已经是一两白糖三两金,还没地方买。

    毕竟这东西是食物,有保存期限的。

    马文才看了花夭一眼,嗤了一声。

    “贡物?”

    嗤完,他又丢下一句让花夭更吃惊的话。

    “这糖方,是宫中从我手里拿去的,你要多少,我便给你做多少。只有一点……”

    他挑眉。

    “你若被人发现带了白糖,以后便不能再卖你了。”

    “以后?”

    花夭倒吸口凉气,感觉自己快要晕过去了。

    “你还要卖我白糖?在我回国以后?”

    “咦?你不是说你弟兄多,可以在魏国做商队做买卖吗?我正愁没有合适的通路,南边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我的方子,一有私卖就想到我……”

    “恩公!”

    花夭听闻马文才的意图,纳头便拜。

    “花某替怀朔的八千兄弟先行谢过!”

    啥?

    八千兄弟是什么鬼!?

    第323章

    动乱又起

    在这世道上,

    多得是有一把力气,却没有手段赚钱的苦人。

    花夭的阿爷,便养着这么一大堆苦人。

    花家堡曾是怀朔并不起眼的一户人家,却因为花木兰的存在一跃成为怀朔最受仰慕的军户之家,历代都担任着武骑尉的官职,负责教导怀朔军镇的军户子弟习武。

    起初,

    这种教导的工作有军府拨款,一应教具、场地、马匹、人员,

    包括武骑尉们的俸禄,

    都是由军府提供。

    可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

    军府里的人也为了出身自谋出路,

    渐渐离开了六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人都爱马文才简介 >人人都爱马文才目录 > 第139章